商报通信(记者胡超然通讯员白莉)入冬以来,火锅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市民关注。 为了打击火锅类食品的安全违法行为,保护大众餐桌的安全,鹿城区市场最近开展了一系列的“火锅食材(生料)”检查活动,检查结果将于近期在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
近几天,鹿城区市场监督局执行人员对市区许多火锅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对火锅料理的索赔票、料理配方、食用油的来源和使用、料理店的废弃油脂管理、废弃食用油脂回收机构的资质等进行了重点检查的店内火锅料理和牛羊肉等食材进行了抽样, 对委托有关部门检查现场发现的环境卫生差、加工操作不规范、清洗消毒不规范等问题当场下令纠正。
12月12日,记者就鹿城区市场监督局的执法人员,在黎明东路的羊肉火锅店和新城的分子火锅店进行了检查。 对火锅,消费者大多关心地沟油的问题,忽视火锅食材和面料等也有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执法人员在黎明东路的这家羊肉火锅店检查中发现,店内的厨师不仅没有及时烹饪,还有食材没有被密封、放置不管、食材没有被分解等问题。 新城的这家分子火锅店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执法人当场对业者说:“牛羊肉和冷冻虾等食材如果不盖盖地保管或混合,容易导致交叉污染。 另外,从包中取出冷冻食材,分装后也要贴上标签,以免食材过期”,业者表示将立即修正上述问题。
鹿城区市场监督局饮食科科长程智建表示,除了没有贴上原材料的混合料和标签外,检查中还发现餐厅的手工火锅料的食品添加剂没有显着的地方显示出来。根据2018年发布的《饮食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饮食服务部门表示,火锅料、饮料、 调味料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饮食服务提供者将使用过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报告给监督部门,在店面的醒目位置和菜单上公开。 据此,执法人员还对业者放置在调味料区的、不显示具体成分的自制辣椒酱、汤等食材进行了取样,委托相关部门进行检查。
鹿城区市场监督局此次提取了25批火锅料,重点检查了样品中是否含有碱、茶碱、可可碱、吗啡等成分。 这次特别吸引检查从12月11日开始进行了一个月。 检查结果近期将在网站上公布。 市场监督部门追踪违法添加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全力保障市民的“舌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