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_南宁“定制”公交满足市民“按需”出行

普通公交在地铁冲击下客流大幅度移动,运营企业创新服务模式

南宁“定制”客车满足市民的“按需”

公共汽车往返于南宁街道

南宁地铁成为市民喜爱的移动方式

准时快速的南宁地铁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旅游的优先地位,特别是今年3号线试运营开始后,地铁当天的最高客人数又突破了百万人。 与此同时,地铁对普通公共汽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乘客的流动也发生了大幅度变化。

公交运营企业如何应对地铁冲击,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交服务,使旅游更加舒适方便? 最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象

地铁开通后普通公共汽车的交通量显着减少

根据2019年南宁公交网优化方案,南宁市最近将取消一些客流大幅减少、公交和地铁线路较多的公交线路,将运力调整到其他线路。 以68路为例,这条线路的许多站点与地铁3号线的距离约为700米,基本上是公用线,功能重复。 3号线通车后,68路一辆车的日收入从3000元下降到数百元,客流下降了30%以上。

据南宁市交通运输部门统计,2018年南宁市主城区普通巴士电车(不含BRT )旅客总量为33114.1万人,日均旅客运输量为90.72万人,比2017年减少9.71%,乘客运输量为5年最低。 南宁市主城区常规公共汽车客运量连续多年减少。 记者从某巴士公司获悉,地铁3号线开通后,当天的平均收入比地铁开通前下降了约3成。

据广西大学学生梁先生说,他平时从学校到金湖广场的实习机构都坐地铁。 “坐地铁约20分钟,控制时间,不怕堵车,乘公共汽车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而且还得等车。”

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服务部社长吴剑伟表示,南宁地铁开通后,对该公司的交通量有很大影响,主要是北湖、五象方向的公共汽车线路受到冲击,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加,该公司运营的公共汽车线路的日均交通量从地铁开通前的约51万人下降到现在的约30万人,为40万人

为了应对地铁的冲击,该公司做了很多努力。 例如调整线路网结构,构建快速线―干线―支线多层次一体化的普通公交网络,废除地铁多重公交线路,优化微循环线路,加强与地铁站的靠岸,实现公交与地铁、BRT的有机耦合等。

南宁开通地铁以来,该公司废除了其运营的2路、36路、39路区间、204路、K1路、K3路等与地铁路线高度重合的6条路线,最佳调整了4路、38路、41路、80路、222路等5条路线,降低了与地铁路线的重复率。

观点

一些市民抛弃“慢”巴士提出换车优惠

近年来南宁市机动水平和个人交通迅速增加,给交通网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加上地铁工程、重大工程施工围栏的影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在采访中,很多市民放弃公共汽车换乘地铁,主要是因为与地铁相比,普通公共汽车的速度慢,遇到堵车时“烦躁”。 此外,因为无法预测候车室和乘车时间,电车很困难,上下班高峰时间坐地铁也不愿意坐公共汽车。

“与地铁相比,巴士的优势在于复盖区域广阔,运营和优化调整更加灵活,票价低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市民的短距离旅行。” 吴剑伟说,普通公共汽车和地铁之间是互补的。 许多市民之所以认为公共汽车“跑得快”,是因为随着南宁市的发展,道路状况越来越复杂,司机必须以保证通行安全为前提,交通高峰时间一旦发生堵塞,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就必须降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增加公交专用道路,在几个十字路口设置公交信号优先系统等,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提高公交竞争力和魅力。

“巴士迷”李先生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想参加南宁市的年度巴士网优化审查会。 据他介绍,巴士站点比地铁更加密集,面对地铁的冲击,要拉住乘客,必须从票价、通行效率、体验感等方面开始。 例如,发挥换乘的优惠,提高日程的灵活性和乘车的舒适性。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南宁市地铁、BRT等不同层次公交系统的建设,“快速线-干线-支线”分层公交线路网的调整将会增加乘客的换乘次数。 在现有的公交一票制的基础上,公交使用者每次换车都需要重新购票,使用者的移动成本大幅度增加,多模式分层公交线路网的建设受到显着阻碍。 因此,必须制定实际的公交换乘优惠政策,为市民提供廉价、便利、舒适的高质量公共交通服务。

试试看

创新公交运营服务模式服务市民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根据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针对新区开发建设、工厂搬迁、企业新办公室有效化、大型项目建设投入、学校搬迁、新校区建设使用、学生上学等情况,南宁市交通运输局推进各公交企业积极推进上班专线、定制公交等目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的供给

南宁公交集团目前有D1路、D2路、经开区微循环免费专线、花雨湖客服专线等17条非网络合同制公交线路,有服务教师旅游客服线路,也有服务大型生活社区、加强与南宁市企业机构联系的客服线路。 这些线路大多以“费用补助金”的模式运营,补助金由相关城市和企业承担。

同时,南宁市创新公交运营服务模式,推进网络承诺公交项目,完善有特色的公交服务网络。 目前南宁市网络交通业务暂时在线,市民承诺享受快速、舒适、定时、安全的定制交通服务,可以解决上下班往返“居住区”和“工作场所”点规则的需求。

今年9月南宁市开设了3条网络合同制巴士路线,乘车率效果不理想,部分车辆少的话固定乘客有2、3人,多的是8、9人。 吴剑伟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前期旅游需求征集还很细致,范围不够充分,特别是部分乘客对旅游时间的掌握还不准确,线路开设后的宣传活动还不足,市民乘客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不高。

从12月12日开始,运营者停运了2辆网络约束制巴士,在保留教育专线(安吉万达广场-武鸣教育园区)的同时,新开设了5条网络约束制(本报12月12日08版)巴士路线。 目前南宁市有6条网约制巴士专线,最低单程优惠费为2元。 “今后,通过加强宣传推进,开展乘车优惠活动,会有更多的乘客乘坐网络巴士。” 吴剑伟表示,因为线路开通不久,所以有必要观察运营效果。 今后将通过网络招聘、现场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旅游需求招聘,探索开设城乡线路、夜间通勤线路、临时快速线路等特色线路。

“在有上下班上学时间需求的企业学校,可以选择普通的定制巴士,普通市民可以选择网络预约巴士”,某巴士企业员工希望通过创新巴士运营服务模式,满足市民的多样化、个性化、多阶段旅游需求,更有效地提高巴士的魅力和竞争力

(记者廖欣/文赖有光/图)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