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金融业_金融业扩大开放 衍生品市场迎新机遇

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最近加快: 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记者表示,我国将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截止到目前为止的7月20日,发表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项措施。 专家表示,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衍生品市场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8月8日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干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战略措施。 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一些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的组合来分散,但一些风险必须通过当地市场提供的衍生产品工具来有效地管理。 此外,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在中国国内金融机构投资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国外专业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同样种类丰富、功能完善的衍生品需要帮助管理风险。

证券监督会此前的公告称,2018年原油、铁矿石、PTA期货陆续作为特定品种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市场运营总体平稳,海外客户有序参与,功能初步显现。 原油期货上市一年多,海外投资者交易和持仓占有率分别达到10%和16%。 铁矿石、PTA期货开放后,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随着期货市场逐渐开放,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制度安排经历了实践检验,为之后扩大开放范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芹菜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快,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衍生品市场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品种越来越完善,市场持续扩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期权市场,从无到有,到2017年追加了6个商品期权品种。

中国期货业协会迄今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产量和累计产量分别增长29.95%和37.91%。 另外,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国期权市场的成交总量、成交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8.58%和193.91%。

韩干分析表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衍生产品种类在充分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市场上呼吁发售更多衍生品种,如股票指数期权、指数ETF期权和外汇期货等。 同时,在国外投资者的交易习惯与中国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相矛盾的背景下,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何考虑国际投资者的合理交易要求,以及如何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风险,是需要把握的重点之一。 (见习记者米迪)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