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南京、记者贾晓宁)报道,7月30日晚,万华化学( 600309.SH )宣布其下属公司收购瑞典国际化工百分之百的股票。 公告称,万华化学(匈牙利)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吉林市康乃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乃尔”)和欧美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拥有的瑞典国际化工百分之百的股份。 此次收购是有条件的收购,总收购金额约为9亿2500万元。 这次交易没有构成关联交易,也没有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与万华化学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有关,但此次收购稳定了MDI产品在国内和世界的行业地位。
在9.25亿日元的条件下收购外资企业
7月30日晚,据万华化学公告,国外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匈牙利)控股有限公司以9.25亿元的等价总额收购了康乃尔和欧美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拥有的瑞典国际化工百分之百的股票。 这次收购是有条件的收购,交易对方履行相关义务后交易完成。 本次交易不构成相关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严重法律障碍,无需在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据万华化学报道,此次交易结束后,瑞典国际化工成为我公司全资产的子公司,进入公司合并报告的范围。 这次收购可以优化欧洲万华化学的研发能力,促进和提高公司的全球行业竞争力。 但是,这次收购也有风险。 此次收购完成后,瑞典的国际化工经营范围可能发生变化,存在营业收入波动的风险。
这次收购是有条件的收购。 作为万华化学交易伙伴的康奈尔应履行的相关义务是调整福建康奈尔的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结构,实现最终的股份持有率:万华化学持有80%,康奈尔持有20%。
有关资料显示,福建康奈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1日,公司注册资本28亿元,股东包括康奈尔、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福州市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率分别为55%、25%、20%。 目前,实际出资额为0元。
财务数据显示,万华化学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606.2亿元,比2017年上升14.11%,但2018年万华化学归属上市公司的利润和扣除非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和100亿元,比2017年分别下降4.71%和6.31%。
关于这次收购能否为万华化学增加收益和利益,财联社记者联系了万华化学,但在发表之前没有得到公司的回答。
中信证券发表万华化学研究报告,公司宣布收购瑞典国际化工百分之百的股份和康奈尔聚氨酯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指出收购完成后,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MDI和相关产品领域的技术领导力,提高国内和国际市场份额,提高公司收益力。
以特优9倍的收购巩固行业地位
公开数据显示,万华化学(匈牙利)控股公司此次收购的瑞典国际化学工业,主要包括技术开发、对外技术许可、技术许可相关工程设计、技术咨询服务等,具有MDI、TDI、过氧化氢、生物化学工业等相关技术。
瑞典国际化工2018年营业收入8.8亿元,营业利润1704万元。 目前,企业净资产为1.08亿元,而此次万华化学(匈牙利)控股公司提出的收购价格为9.25亿元,溢价接近9倍。
与此相对,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万华化学收购不仅稳定了国外市场,也稳定了公司MDI产品在国内和世界的地位。 溢价是收购的9倍,与追加条款有直接关系。 此次有条件收购条款中,万华化学公司规定,康乃尔投资的福建康乃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将成为80%的绝对控股股东,康乃尔将持有20%。
公开资料显示,福建康乃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公司目前正在建设的每年80万吨MDI项目,总投资126亿元。 项目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年产40万吨,计划2019年投产的二期计划于2020年开工,2021年投产。
项目批准时,康奈尔公司于2014年收购瑞典国际化工,拥有该公司40多项专利,福建康奈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后,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陶氏、汉斯梅、德国巴斯夫、拜耳、中国万华的第六家公司成为拥有MDI技术的公司 据2018年年报报道,万华化学目前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聚氨酯业务,MDI价格的变化对公司的收入利润有很大影响。
南京新时期证券高级分析师刘建伟表示,MDI是化工中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简称,是化工的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建筑材料、汽车等行业。 目前,国内只有万华化学一家能够生产这种原料产品,处于独占地位。 本次收购是同行收购,万华化学收购国内潜在竞争对手,在扩大自身生产力、巩固行业地位的同时,企业拥有国外技术专利和众多产品定价权,加强了国际竞争力。
化工企业加快国外布局
2011年,万华化学收购匈牙利博苏化学,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2018年底,万华化学美国项目也正式定居。
为实现2019公司的战略目标,万华化学一方面建议加快工程建设和全球化布局,提高公司的国际化竞争力。 7月30日,万华化学收购瑞典国际化学工业当天,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宣布与万华化学集团株式会社签署了潜在价值达到120亿美元的合作框架协议。
国内化工企业近年来面对国内外经济整体,行业面临总体收益能力急速下降的困境,寻求国外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化工巨头先正达公司,收购金额达430亿,这也是当时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方案。 从此,美国、欧盟和中国形成了“三足立”的世界农业化行业结构。 2015年,中国化工相继收购了太阳能面板厂家新加坡REC、世界第五大轮胎企业意大利的倍耐力等。
2017年12月,天华院宣布,公司将以66.41亿元收购中国化学工业旗下的资产。 德国企业克劳斯默菲表示,这一交易对价达到59.67亿元,占收购总额的89.85%。 克劳斯·墨菲是德国王室级高级装备企业和全球塑料、橡胶处理设备的行业领导人,在行业中被称为“劳斯莱斯”。
德勤发表的《2019年全球化工收购展望》显示,由于不确定性、利率上升、贸易不稳定、全球经济增长放缓,2019年化工收购数量将略有减少,但化工领域的收购市场仍然充满活力。 2018年发表的化工并购交易总额为143亿美元,超过2017年的85亿美元。 2019年国内大宗化工品、化肥和农业化学板块的综合增加可能是中国化工合并的特征。
对此,化工博士徐向飞对财联社记者说,近两年国内加工企业业绩迅速增长,自身实力增强,但国内环境保护监督更加严格,难以开展新产品和生产线。 收购国外化工企业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扩大国外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符合当前国家政策,化工企业收购国外企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