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特斯拉
特斯拉的雷声摧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弘毅水池。
5月的最后一天,特斯拉官方宣布国产的3型标准射程升级版射程为460公里(据NEDC估计),起拍价为328,000元。从现在开始,用户可以预订,预计交付时间为6至10个月。
但与特斯拉相关的另一个重大消息是,特斯拉去年宣布将在上海建一家工厂。这使得特斯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企业。当时,外界惊呼,鲢鱼特斯拉(Tesla)终于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挑起一滩水了。
据《资本观察》报道,特斯拉中国工厂项目将分两个阶段实施,总投资140亿元。第一阶段完成后,每年将生产15万辆纯电动汽车。生产模型为模型3(参数|图片),未来将生产新的模型Y。
特斯拉的价格依然坚挺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无疑面临挑战和机遇。去年,全球实现了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其中仅中国就占了60%以上。今年5月,中国实现了93704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在新车制造商中,肖鹏售出2704辆,马薇售出2056辆,威来售出1068辆。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中国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其中绝大多数仍处于PPT阶段。目前,只有少数汽车制造商推出了新车型。
至于特斯拉的预售价格,霹雳汽车网络(Perak Automotive Network)的行业分析师彭涛告诉《资本观察》(www.zgzbgc.cn),在看到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发布的价格后,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可以松一口气了。据悉,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有328,000台可供选择,自动驾驶仪的可选价格为27,800元,实际上只比进口版便宜21,200元。
这个价格真的不便宜。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只有少数品牌定价超过30万元(参数|图片),并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在传统汽车公司中,只有新的高价版本比亚迪唐EV600的价格超过30万元。目前,只有威来ES8(参数|图片)和去年销量两位数的有前途的汽车被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所列。在新车制造商中,马薇、吉利几何A、小鹏G3(参数|图片)和威来ES6(参数|图片)的定价都没有达到30万元以上。
不过,彭涛表示,虽然特斯拉的铁粉只花了3分钟就抢走了公开配额空,但根据以往的法律,特斯拉国产3型车的实际售价可能低于公布的预售价格。
特斯拉并不完美
严格来说,特斯拉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尽管它闻起来很好。
首先,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它的起拍价是32.8万元,但这个价格不是很划算。第七代宝马3系的起价比特斯拉低约10,000元,但宝马的品牌和产品无法与特斯拉相比。此外,沃尔沃S90作为沃尔沃的旗舰大中型汽车,打折后目前定价低于30万元。
其次,从产品实力来看,特斯拉的品质长期以来一直被批评为充满爱心,其组装技术和内部材料都不如同行,甚至不如国内独立品牌。此外,价格相同的奢侈品牌车型的配置和技术都比特斯拉好得多。
最后,就里程而言,特斯拉500多公里的综合里程确实可以缓解许多人对里程的焦虑。然而,在今天的独立品牌中,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产品和汽车制造的新动力都可以达到这种续航能力,成本控制更好,售价更低。例如:比亚迪秦普罗(BYD Qin PRO)、吉利几何(Geely Geometry A)、北汽EU5等价格超过1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更具吸引力。
面对特斯拉的侵略性,彭涛表示,在感受到特斯拉带来的竞争压力的同时,没有必要恐慌。汽车公司应扬长避短,突出本地化和智能化优势,做好营销和成本控制工作。他们完全可以害怕像特斯拉这样的外国巨头。
如何讲好你的故事
与宝马对控制的强调不同,百年品牌梅赛德斯注重奢华。许多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匆忙成立才几年,如果它们在品牌属性上相互面对,它们与传统汽车公司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
即使特斯拉之前的品牌优势显而易见,今年上半年上海特斯拉电池起火引发轩然大波,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问题仍将困扰消费者。
对于国内独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在实现大规模生产交付的同时,另一个市场障碍摆在面前:如何讲述一个好的品牌故事。
例如,威来汽车的宣传说,“只要燃料车能到达,威来汽车也能到达。”因此,虽然依维柯可以一路为柴油发电机充电,实现开车去新疆甚至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等机动耗电的营销措施,但其主要的生活方式、感受和归属感却成功收获了一小部分中产阶级,其产品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载体。当然,这也是塑造产品品牌的一种方式。
与前期相比,梅赛德斯-奔驰发布了纯电动汽车EQC的主要技术优势,产品具有极其先进的科技预见和研发制造能力,这是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法企及的。
由此可见,具有传统汽车制造优势的汽车公司可以转向新能源领域,利用技术和品牌的固有优势,整合更多资源,品牌更容易被用户信任和青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他品牌也应该仔细考虑如何不沦为同类产品,并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和方向。
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出路在哪里?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无疑会越来越大。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量从2011年的51,000辆增加到2018年的201.8万辆,七年间销量增长了近40倍。据估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是2018年的2倍左右。
我相信业内许多人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3型国家在分娩后侵占了一个大市场,独立品牌和新车制造商的出路在哪里?拐角处有超车的可能吗?
霹雳汽车网络(Perak Auto Network)分析师彭涛认为,随着国家补贴的撤退,当时大量靠补贴赚钱的汽车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例如,只有150公里范围的郅都,由于债务和诉讼,现在濒临破产。传统汽车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斗也并不顺利。除了荣威、吉利、比亚迪和川气等汽车公司,大多数其他公司都不为人知。
关于如何看待外资和合资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比亚迪人士告诉《资本观察》(www.zgzbgc.cn),比亚迪已经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比外资汽车公司更熟悉中国市场。2018年,共售出227,152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08%,远远超过国内竞争对手,仅比特斯拉全球240,000多辆汽车少10,000辆。
比亚迪的法宝是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汽车模型可以从同一个平台获得燃料、插入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版本。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它自然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作为一家传统的汽车公司,比亚迪在该行业有其技术积累和信心。吉利、广汽新能源、SAIC荣威新能源和BAIC新能源等传统汽车企业也证实了这一点。
作为汽车制造新力量的代表,已经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威来、马薇、小鹏和未来,通过了一流的水压试验,通过了市场的考验。尤其是威来汽车,面对特斯拉和众多独立品牌玩家之间的竞争,坦率地欢迎这场竞争。魏莱认为,这个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蛋糕一起变大,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地上涨。这不是因为一个家庭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另一个家庭拥有更少的市场份额。
真正的压力是尚未交付大规模生产车型的新型PPT型汽车制造商。他们的产品上市前就已经落后于现状。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在产品实力和资本方面失去链条,并成功生存下来,是他们需要关心和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特斯拉使用型号3将大多数新车制造商的价格区间锁定在300,000以下,因此留给自己的有利空区间是有限的。起来,品牌和产品都无法支撑,看看去年只有几十辆车的销售前景就知道了;沿着这条路,每个人都会聚集在一起。为了市场份额和生存的机会,竞争将极其激烈。
俗话说,只有退潮后,我们才能知道谁在裸泳。没有人想成为后朗在海滩上拍摄的那个人。真正的竞争应该只有在特斯拉的国内车型上市、国家完全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输血后才开始。明天有多少企业能够活到大规模生产上市并获利?没有人能预测,只能给出时间的答案。
(本文中的图片部分来自互联网)
写作|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