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举行了一场全国范围的打击农作物种子运动,发布了10个典型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案例。这项活动由农业和农村地区部种业管理司和农业和农村地区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赞助。它由甘肃省农业和农村地区司和张掖市人民政府主办。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张秋艳,农业和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妍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甘肃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党组成员、副厅长梁中科
农业和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秋艳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嘉宾包括农业和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朱妍、甘肃省农业和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中科。来自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有关司局、下属单位、各省(区、市)种业管理部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活动。张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海峰、张掖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姜立伟、张掖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蔡邕以及张掖市、县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张掖市农业和农村局局长、党委书记马蔡邕发表讲话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围绕“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加强了对农业植物新品种市场的监管,为种业市场的发展创造了公平、合法、有序的环境,不断提高种业竞争力,大幅减少许可证侵权等违法行为,进一步改善种业创新环境和经营环境。
这项活动是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为现场执法、逐案解释法律、鼓励创新和为种业创造良好经营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将对正确指导植物新品种权利保护的实施,增强对侵权者的威慑,增强权利人的权利保护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网站:侵权玉米种子被毁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是一个玉米制种地,一米高的玉米植株正在发芽,饱满的玉米种子即将成熟。
但这是玉米粉圆饼。红色秸秆还田机穿过玉米田,植株倒下,被压碎,然后穿过破碎机,几秒钟后,完整的玉米植株变成碎片,遍布整个田地。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这是全国农作物种子防伪维权活动的现场。20多亩侵权玉米被销毁。
张掖市农业和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多雪表示,张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郑州鼎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举报,称有生产“于丹405”玉米种子的行为。该品种由丹东农业科学院开发,辽宁于丹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授权经营,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查和执法询问,发现了违法事实。当地农民违法种植了24.4亩“于丹405”玉米种子。张掖市农业和农村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销毁侵权玉米种子。
张掖是中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年玉米种子生产面积约100万亩。据了解,2014年以来,张掖市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56起,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6起,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7人,张掖国家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经营秩序得到维护。
植物新品种保护取得突出进展。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单位或个人的专有权,属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范畴。植物新品种是种子产业知识产权的核心。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鼓励育种创新、促进种业发展、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1999年4月23日,中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为第39个成员。与此同时,中国开始接受国内外植物新品种的权利。
品种保护促进了农业新品种的选择和推广。目前,中国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五大作物70%以上的主导品种已申请品种保护,推广面积占主导品种总面积的80%。
据了解,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先后颁布了实施细则、审查条例、侵权处理、品种命名条例等配套法规。已发布11批保护名录,保护191个植物属(种)。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张秋艳说,今年以来,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品种权的申请和授权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9年7月底,已接受3 0413份保护农业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批准了13 159份以上的申请。从2016年到2018年,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数量连续三年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中排名第一。
第二,品种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今年2月,我部发布了第11批农业植物物种保护名录,包括53个植物属(种)。中国有191种受保护的农业植物,特别是更多的中草药和园艺作物,这将有效地刺激特色作物的育种创新。
第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显著增加。今年4月,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在北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中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20周年国际论坛,积极宣传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成就、经验和做法。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和许多国家的官员对此高度赞赏。
第四,管理服务力量得到有效加强。全国二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设立种子产业管理机构。该部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增加了保护办公室。河北、湖南、江苏等省也设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专项部门,形成了省、市、县行政管理、职业支持、综合执法协调合作、高效运行的执法队伍。种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必将迈出新的一步。
第五,法治建设进展迅速。在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方面已经采取了实质性步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审查委员会条例也形成了一个修订草案。一系列准则和标准也正在修订和改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品种权申请的网上受理已经全面实施,大大方便了申请人,提高了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的效率。在水稻良种研究小组内率先试点实施实质性衍生品种体系,将探索有效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的途径。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
关注工作的三个方面
在肯定植物新品种保护取得突出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仍然面临着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保护不足、侵权成本低、维权手段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给育种者带来巨大损失,并导致市场混乱。
加强品种权行政执法已成为解决品种假冒侵权问题和维护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加强育种者权利保护,促进作物育种创新,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张秋艳表示,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种业管理司将重点关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夯实源头基础。重点是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配套制度。各省要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提出建议,集思广益,想办法把有利于推广工作的经验转化为制度,把有利于品种保护的思想转化为制度,把有利于防伪和维权的措施转化为法律程序,共同构建种业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大保护、快保护的新模式。
二是建立一批样板,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将发起一场保护农业植物新品种的全国先进表彰运动。下半年,农业和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将会同农业和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在杭州召开一次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技术工作会议。
第三,坚定不移地加强执法。行为对自己来说是不够的。各地要自觉加强对事件发生前后种业的监管,并有决心共同查处案件。
同日下午,还举行了一次关于农作物种子防伪和权利保护的全国研讨会。四位专家解释了植物新产品的保护。
植物新品种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