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湖北湖北湖北湖北
图为拍卖网站。(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柯浩拍摄)
襄阳汉江流域科技成果推广
湖北6项拍卖结果553万元
《湖北日报》(记者文君、记者蒋婷)“最后一次一百万有什么迹象吗?成交!”在锤打声中,12月12日在襄阳举行的2019年汉江流域科技成果推广大会和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交易会上,参与拍卖的6项科技成果全部成交,总成交价553万元,溢价30%。
本次活动由省科技厅和襄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技术交流中心和襄阳市科技局承办。从湖北、河南、陕西等15所高校,包括华中科技大学、xi交通大学和郑州大学,收集了汉江流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的100多项科技成果。现场举行路演、竞争性拍卖和技术要求招标,共同推动汉江流域科技成果向地面转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磷脂的精确定量方法”,长江大学“涡轮扭转冲击工具”,华中农业大学“利用城市垃圾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与应用”,湖北文理学院“新能源汽车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六项科技成果, 包括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所的“汽车零部件形状和位置公差快速检测和毛刺去除系统”和湖北理工大学溶瘤病毒激活免疫检查站的“天然黑仔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分子调控”,分别以5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53万元和100万元的成交价格成功拍卖。 拍卖总起拍价为425万元,总成交价格为553万元,溢价30%。
今年以来,湖北技术交易所共认定成果228项,转让金额超过1000万元。在上市和转让过程中,许多成果吸引了许多企业。"公开拍卖是新形势下转化成果的最佳方式之一."评审团专家、著名农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于大钊(Yu Dazhao)告诉记者,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将实验室结果传递给企业,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成果拍卖仍是一个早期市场,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培育和完善。
省科技厅副厅长葛林表示,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区的开放和发展,为汉江流域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湖北省和襄阳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总体建设和“长江经济区开放和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也是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流和推广优秀科技成果,促进汉江流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汉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