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减负政策
温家宝/金土王洋记者秦晓辉
11月21日上午,东莞市政府在市政会议大楼召开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城市更新和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若干政策》从“减负、扩权、提速”三个维度提出了18项减轻投资负担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了东莞现行的城市更新政策,努力实现全面减负的目标。
从高投入到低投入:激发企业积极性
在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志军详细阐述了《若干政策》的政策背景、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在这18项措施中,“降本减负”贯穿前9项措施,具体是通过降低土地成本、节约财务成本、降低税收成本、增加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直接成本。,从而实现从高投入到低投入,从低收入到高收入,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新老地价政策应适用于由村自身或村企业合作改造的“工业改居”和“工业改商”项目,以改造计划首次批准时间为分界线,合理保护各方利益,降低老项目土地成本例如,陈志军表示,根据该政策第1条,此类“工业改居”和“工业改商”项目须在改造计划的首个批准日期(2018年8月15日)进行,土地价格分别按评估土地市场价格的20%和30%计算(容积率修订后)。以城市电影为参照,根据新老政策的计算,商业和住宅用途的差价约为709元/平方米和857元/平方米。
同样,“若干政策”也给实施者带来了减少公共设施分配成本的好处。该政策第4条明确规定,如果将单独的地块安排为由实施者全额出资建造公共设施并免费移交给政府,则无需收取地价。据陈志军介绍,假设50亩这样的项目被分配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新政策可以将土地分配给企业,从而减少土地出让金总额约1000万元。
我们永远不能尽我们所能:解决历史问题。
记者了解到,“几项政策”也从优化机制方面降低了系统成本,实现了事半功倍的目标。例如,该政策第10至12条进一步扩大了城市更新项目的覆盖面,允许项目扩大,降低了进入壁垒,解决了历史问题,使更多潜在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其中,该政策第12条解决了早期城镇街道或镇街道所属企事业单位使用国有划拨工业和仓储用地的历史问题,允许此类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和转让。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迅强调了村民认证问题。据报道,在过去,由于坐标转换造成的误差,两个相邻的村民来办理房产证,他们在办理房产证之前必须征得邻居的同意。新政策实施后,第一个问题可以在没有邻居同意的情况下解决。根据一些政策,如果宗地红线因错误以外的其他原因重叠,权利人需要申请抵押和转让登记时,首先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一方可以直接申请登记,无需调整宗地红线,也无需征得红线重叠一方的权利人同意。
从更多时间到更少时间:优化审批方法
此外,《若干政策》通过宽容审批、简化审批、下放审批、平行审批等措施,进一步缩短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审批时间,加快了城市更新项目的进度。例如,通过简化市土地审批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审批时间预计将减少1-2个月。据估计,通过简化工业更新装置的批准程序,批准时间将减少2-3个月。通过同时进行土壤污染调查和项目审批,预计审批时间将减少3-4个月。
陈迅认为,城市更新项目在实施前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规划审批、拆迁补偿安置和土地供应“审批、拆迁和供应”。其中,搬迁补偿和重新安置往往是最耗时的,政府无法控制。可以控制的是其他阶段。"一般来说,“工作对工作”项目可以在新政策实施后减少6-9个月的时间,而不会有特殊的复杂性."
编辑: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