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企业有_“充电”!厦门50位“三高”企业家赴苏州参加高级研修班

●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商局联合举办了企业家高级研讨会。

50名企业家从定制课程、教师和专家讲座以及向先进企业学习中受益匪浅。

苏州的企业有

珠海“三高”企业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所接受培训

苏州的企业有

珠海企业家参观苏州付强科技公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苏州专刊记者吴俊宁)上周,我市50名“三高”企业家跨越数千公里,组织代表团前往美丽的“人间天堂”苏州,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所为“三高”企业家举办的为期五天的高级研讨会。

研讨会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科技局、市工商局等部门依托新加坡新华国际教育集团组织。企业家们聆听了来自新加坡和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专家和企业高管的专业讲座,这些企业拥有国际背景并精通业务运营。他们还去了同一个网络,苏州付强科技等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进行现场学习和考察。企业家们在过去的几天里畅所欲言地谈论着他们的收获和个人感受,并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探索着未来企业发展的道路。大家都认为这种培训是及时有效的,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提供新的思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丰富的课程

为企业成长的全周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在培训期间,我们城市的企业家对量身定制的课程感到惊喜。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技术经济研究院企业技术创新分院院长张雨辰、中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周世良、陈硕中山大学经济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研究小组顾问、商务部培训中心季安琪、 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首席科研实践指导师石爱、世界500强企业前人力资源总监等著名教师和专家讲课。 许多人告诉记者,这次研讨会不仅让他们了解了新加坡的国际企业管理理念和苏州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经验,也加深了我市“三高”企业之间的沟通,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类似的培训机会。

"我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这是瑞智路(厦门)眼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先健最大的感受,他表示,培训课程设计合理,为“三高”企业成长乃至上市提供了全周期的指导。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许多初创企业提前获得基本知识。课后,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教师交流和讨论,为企业寻找发展方向。

像周先健一样,不少企业家满载而归。厦门荀攸高速芯片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别助理柯龙腾表示,此次培训让他有幸重返课堂,与我市“三高”企业家一起学习企业成长管理、资本运营和政策解读的方方面面。“这将使我能够在未来的企业管理和运营中更好地实践,并承担起国家芯片企业的重要任务。”

市科技局科技人事部主任雷洛告诉记者,培训的重点是国际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课程模块围绕企业创新和发展所需的因素设计,如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投资和融资、人力资源、市场运作等。,包括高科技企业成长管理、企业投融资和资本运营、初创企业竞争对手分析、企业创新风险与应对、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等。,这将帮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获得各自所需的知识。

根据培训课程,每位讲师将授课约3小时,许多企业家仍不满意。“老师的讲课时间太短了。我们希望与他们有更多的交流。”许多人建议下次邀请老师到厦门任教,涵盖更广泛的“三高”企业。

建筑平台

让更多的企业家有深入的沟通和互动

此次培训不仅将向我市“三高”企业家传授国际专业知识,也将成为企业家深入交流、寻找项目商机的绝佳平台。每个人甚至开始计划返回厦门,再次见面,举办这座城市的第一个“三高”企业家沙龙。

“许多培训公司都是行业领导者,希望借此机会建立交流访问机制,向先进学习,发现差距,共同成长!”鹤城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鹤城研究所所长程启枫表示,这样的培训将有助于他们反思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另一些企业家表示,厦门“三高”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高度互补,这种培训为企业家提供了难得的供需交流和寻求商机的机会。“随着我市‘三高’企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我们将在带动一批产业链企业成长和加快我市光电半导体产业集群形成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厦门赣兆光电有限公司董事叶静说。

我市企业家对学习的热情和认真态度使第一次转变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接下来,我市将举办一系列与“三高”企业相关的培训班,探索“三高”企业、其他中小微型企业和政府干部共同参与、相互学习的新模式。

从现场体验中学习

向苏州先进企业学习转型升级

研讨会期间,我市“三高”企业家还参观了桐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桐城旅游)和苏州付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多企业家表示,要向先进企业学习,发扬创业精神,搞好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桐城旅游是中国领先的休闲旅游服务提供商,总部设在苏州。其快速增长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19日下午,企业家们参观了桐城旅游总部和旗舰店,了解更多关于其发展过程、发展规划和当前运营的情况,并了解桐城如何利用“大数据(Big Data)来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20日上午,企业家来到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苏州付强科技,参观非标准自动化设备、高精度测试设备、工业视觉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智能制造全方位解决方案,学习如何在智能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课程共享]

冀安琪:用“滩头战略”抢占目标市场

名片:安琪,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理学学士。目前,她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的首席科研实践指导。

纪安琪博士是新加坡企业家制度下的积极研究者、教育家、导师和天使投资者。在过去的30年里,她一直从事技术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新加坡第一代技术转让管理员。在讲座中,纪安琪通过分析市场上赛格威平衡车、谷歌wave Client、苹果牛顿等产品的失败案例,指出了他们失败的共同原因:他们从一开始就被出售给大众市场,而不是缩小客户和市场的范围,因此没有触及真正需要产品或服务的人。

安琪因此提出了“滩头战略”的概念。在商业应用中,我们应该从最小的“滩头客户群”开始,以获得快速的胜利,并缓慢地扩张。这样做的好处是,专注于资源有限的细分市场,获得现金流、经验、声誉和口碑效应,从而实现业务连续性,即使失败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你如何识别你的滩头市场?纪安琪介绍了两种定位目标市场的基本方法,并根据“预算预算(B)紧急度(U)T(顶级)接入渠道(A)”的标准进行排序,以选择最佳方案。在课堂上,她让企业家练习思维和其他互动形式,帮助他们学会更准确地找到目标客户,希望未来的企业家能够真正在课堂上练习,从而改善企业家的内在思维。

张雨辰:企业家应该是优秀的钟表制造商

名片:张雨辰,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执行主任。

青岛泰利德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祥带领企业在许多技术和产品上创造了全国第一,成为箱式变压器市场的技术领导者和行业领导者。在他们创业之初,他们甚至没有办公室,只有一间租来的三居室房子作为生产车间。张雨辰以骄傲(Pride)的成长过程为案例研究,揭示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规律:在灵活性与可控性、短期追求与长期发展、自主能力建设与外部资源利用之间找到平衡。

张雨辰对处于创业、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出了管理对策。例如,在非常有限的系统、政策和预算的初期,“不确定性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应注意关键问题、业务预测和现金流规划。”他认为,一个企业的成长必须经过资源组合、产品营销、制度建设、战略选择、文化建设和持续创新的“六关”。"就像六座山一样,只有跨越这些山的企业才能成功。"

他指出,训练有素的人员、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训练有素的行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做一个‘钟表制造商’,而不是‘计时员’。"张雨辰说,真正杰出的组织将超越许多领导者,而不仅仅依靠一个领导者或原创思想。领导者需要高尚和宽广的胸怀,培养自己,在促进变革中发挥催化作用,成为“时钟制造者”。

同步

举办一系列培训课程

创造卓越

“三高”企业家

此次我市赴苏州举办“三高”企业家高级研讨会,这只是我市为落实“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任务责任分解计划”,拓展“三高”企业家国际化视野而举办的系列培训内容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组织了一系列“三高”企业家国际化系列培训课程,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国际眼光、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10月底至11月中旬,市委组织部和市科技局在我市联合举办了三次IET国际项目管理和PMP国际项目管理讲座。工程技术学院国际运营总监、中国区总经理伊恩·马瑟、香港国际工程技术学院前院长谢志杰、台湾著名项目管理专家、项目管理学院项目管理专家应邀讲学,组织我市“三高”企业家、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在我市举办的“专业新企业创新专项培训班”、“中小企业综合培训班”等长期培训中,今后将组织一定数量的“三高”企业家参加培训,进一步拓宽参与渠道,扩大覆盖面,探索“三高”企业家与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参与、相互学习的新模式。接下来,我市还将实施“三高”企业家出国培训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合格的“三高”高管出国到世界著名的大学和培训机构培训。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