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_演讲 | 于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如何从抗血管生成治疗中获益?

原标题:演讲|俞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如何从抗血管生成治疗中获益?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的15%,非小细胞肺癌占85%,其中75%在最初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这些患者如何从治疗中获益更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俞庄教授在本项目中分享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十大特征/

随着癌症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临床医生和基础科学家越来越关注和发展肿瘤。2000年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文章总结了肿瘤的六个特征。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肿瘤特征在2011年得到更新。肿瘤学家认为,除了前六个特征之外,还有四个特征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异常的细胞能量代谢、免疫逃逸、肿瘤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突变、以及促进肿瘤炎症反应。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根据肿瘤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可以找到针对每个特征的拮抗方法。例如,对于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根据脱位和突变基因设计靶向药物。为了应对免疫逃逸,目前有许多免疫疗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肿瘤的十大特征中,诱导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降解现有肿瘤血管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疗效。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时机/

抗血管生成是晚期肺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服用靶向药物的具有驱动基因的所谓野生型患者。

由于经济状况等因素,患者及其家人可能希望先接受化疗。当疾病进展和身体状况下降时,将在所谓的二线时间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

那么,就对患者的益处而言,早期和晚期使用抗血管生成疗法有什么区别吗?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表明贝伐单抗的一线治疗明显优于二线治疗。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这个结果和什么有关?这与病人的身体状况有关。随着治疗线数量的增加,患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们无法忍受治疗强度。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上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在治疗开始时尽可能给患者一个更完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些是元统计结果,真实世界的数据也证实了贝伐单抗使用得越早,好处就越大。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越早使用越好,这是一个公认的结果。那么,提前使用它需要多长时间?用一次还是两次?

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受益于一线治疗,抗血管维持治疗的时间越长,生存益处就越显著。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死亡风险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肿瘤新生血管继续生长,就像水龙头一样,关掉它或按住一块石头只是暂时的控制。病变缩小后,移除结石会反弹。因此,维持疗法可以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起到休眠抑制作用。如果患者在临床上受益,同时能够确保安全,建议患者维持治疗。

突变阳性患者能从抗血管生成治疗中获益吗?/

对于基因突变的野生型患者,替代策略相对有限。在化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基础上,有可能提高基因突变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的疗效。

但是对于突变阳性的患者,他们能从TKI和靶向药物中获益吗?抗血管生成疗法能使他们走得更远并达到1+1 > 2的效果吗?

抗血管生成作用于肿瘤的微环境,导致血管内皮萎缩,而小分子靶向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这两种药物的靶点、作用机制和作用对象完全不同。理论上,这两种药物可以同时使用。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此外,一些基础研究表明,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途径的双重拮抗可以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理论上,情况就是这样。它能被临床验证吗?

JO25567研究是在EGFR突变人群的第一线使用TKI联合抗血管治疗的第一个二期临床试验。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加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超过16个月,而仅靶向药物的无进展生存期仅为9.8个月。虽然两者的5年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短期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亚组分析表明,不同亚型对靶向药物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反应不同,联合治疗对外显子19缺失的患者更好。

转移性非小细胞癌是肺癌吗

因此,现在病人的基因分析越来越精细。不仅要区分肺癌患者,甚至不仅要区分淋巴癌和腺癌,还要区分突变阳性和野生型。突变阳性应进一步细分为EGFR突变19个外显子缺失或21个外显子缺失等。不同的亚型和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好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