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关静
在科技信息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工作组在政府机构中的应用和推广,旨在提高行政效率,节约办公成本,帮助解决群体性问题。然而,据媒体报道,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增加了100多个微信群,他们一天要回复“收到”这个词10次。毕竟,人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他们被这么多微信群“绑架”。做好工作的动机和激情在哪里?
绑架的绑架的
事实上,微信群体“绑架”基层干部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现象。实际上,许多基层干部对此有深刻的认识。除了一个人加入数百个工作组,随时随地查看通知,盖楼“接收”,赞扬和发送图片,在工作中留下痕迹等。也是微信群的常规动作。甚至一些单位也受到微信群依赖的困扰。他们完全依靠微信群来推广和指导工作,从而脱离群众,本末倒置,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可以说,微信群的激增是形式主义在指尖和网络上的又一表现。相反,它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工作时间,工作结果经不起审查。
人们常说微信工作组是指尖形式主义。那么,微信工作组的激增是如何发生的呢?不言而喻,每一项任务或每一个部门和单位都是对下属进行工作,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都要“扫院子,拉人”,要有“军队不动,群居第一”的强烈感觉。在“千丝万缕,百针万缕”的作用下,基层干部不可避免地会被吸纳进众多的工作组。事实上,有些微信群体的确是工作的需要,“事情有轻重缓急”,也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沟通,明确职责,畅通渠道。然而,正是在这种“一切都重要”的随波逐流心态下,产生了“一物一群”、“一门一群”的奇怪群体,成为压倒基层干部能量的“稻草”。
如果你浮华,很难变得美丽;如果你有形无骨,很难变得经典。许多微信群体打着“为实际工作做实事”的旗号,实际上是在耍花招,做出虚假承诺,“通知一发出,一切都会好的”,“照片一传,工作就会到位”,把通知当作已经做了,留下痕迹,不仅束缚和束缚基层干部的手脚,还把问题挂起来掩盖起来。首先,基层干部日夜围着手机转,害怕错过“重要信息”,一刻也不敢怠慢。第二,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缺点都被放过和搁置。因此,双方相距甚远,从树上寻找鱼,而不是“微信群”来工作,而是“微信群”来工作。
微信群太多了,基层干部别无选择,只能装成“微信群”。然而,如果你仔细考虑,你仍然可以在纸上、表格上、墙上等找到“附属物”。没有微信群形式主义。也许下一个更方便的社交工具会出现。只要个别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不被破坏,那么“某某形式主义”仍然可以“卷土重来”,只是换一件马甲。因此,形式主义在互联网上取得成功和控制指尖的关键是“人为操作”因素,它扭曲了一本好书。
牡丹花空进入眼睛,枣花又小又结实。统治形式主义减轻了基层的负担。各地都尽了最大努力,当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形式主义总是很难彻底根除和消除。例如,它从“笔尖”延伸到指尖,这说明了形式主义的顽固和可变性。也有人从侧面说,“兵来反抗,手段来反抗”的指标政策可以治愈形式主义,但不足以治愈形式主义。微信集团对干部的“绑架”称,“打蛇需要七英寸”。归根结底,还是不实事求是的思想和无为而治的作风。这也是形式主义反复出现的根本原因。然而,为了彻底切断微信群等形式主义,有必要通过刮骨疗毒,大力给个别领导干部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