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跟特种兵结婚
她专业细致,总是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她果断地采取行动,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她勇敢无畏,善于领导团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她致力于科普事业,并因其开创性的情景喜剧式科普表演获得了众多奖项...她是同济天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主任肖敏,三个月前刚刚被介绍为一名人才。
建立一支质量团队
允许院前和院内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无缝连接
自1983年从临床医学系毕业以来,36年来,肖敏一直处于临床实践的前沿。谈到她的医学生涯,她说,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恢复高考的毕业生,她经历了大内科医生、心脏病专家以及急诊和危重医生角色的转变。
如果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急诊室无疑是战场的最前线——那里有最危急的疾病、最紧张的气氛和最繁忙的人物。为了充分发挥急诊科在急救和危重护理方面的优势,肖敏刚刚在同济天佑医院呆了3个多月,正在计划建立院前、院内和重症监护室一体化的急救和危重护理体系。两周前,肖敏开通了重症监护室后随访服务,即患者安全离开重症监护室并返回外科或相关科室后,她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继续随访48小时,并将服务延伸至患者床边。这样,外科医生可以在手术中释放更多的能量,随后的支持治疗和康复可以转移到重症监护室。她说重症监护室并不神秘,但它有更多的生命支持能力和设备,是一个为医院所有科室提供良好服务的科室。她特别欣赏老子所说的“万物皆有水利”。肖敏说,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应该有水的精神和能力,但不要质疑其好处,并与各种专业很好地融合。
以中毒治疗为特征的
建设一流的急救和重症监护中心
作为中国毒理学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应急救援协会中毒小组副主任,肖敏在蜂蜇伤、农药中毒、杀鼠剂中毒、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等生产性和生活性中毒的应急中毒治疗领域具有先进的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蜂蜇伤治疗领域,它在全国获得了第一名。肖敏认为,部门的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和错位发展。天佑医院急诊危重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突出急救特点,以中毒救治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是发展理念。在大规模手术围手术期服务各专业急诊危重患者和管理器官功能的同时,应把治疗各种急性毒物作为急诊危重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多年来在中毒领域的精耕细作也使肖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一些线索无法逃过她的眼睛。肖敏对不久前因农药中毒接受治疗的一名女性患者印象深刻。当时,患者愤怒地喝下草铵膦农药瓶中的农药。听完病人的情况后,肖敏判断病人是百草枯中毒,而非农业药瓶上的草铵膦中毒与测试结果出来后肖敏的判断相同。
致力于传播科普
真正减少悲剧的发生
“肖博士,你什么时候再来?非常有趣。你不仅学到了知识,医生们也表现得非常生动有趣!”几天前,肖敏把部门医生带到了周围的社区,给居民们带来了一顿生动有趣的科普餐。饭后,居民仍然不满意,问医生什么时候再来。
作为一线医生,治疗病人,拯救生命;作为一名经理,树立一个榜样,组建一个团队,但肖敏说,这些并不是她所做的全部。“医生是善良的,治疗病人只是最基本的工作。如果你想减少悲剧的发生,你还应该促进急救知识的普及。只有动员所有人,才能拯救更多生命。”
在肖敏的考虑下,科普不仅仅是医生简单的急救知识教学,她还是中国第一个以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教授科普的人,比如情景喜剧、小品和人物模型。她还因其创新的科普形式获得了许多国家专利和奖项。早在2008年9月,她就成立了邢星应急科普团队,组建了一支由30名志愿者组成的应急知识科普团队,他们具有高超的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尚的医德、吃苦耐劳的勇气和奉献的意愿,开展了一系列以关心和拯救生命为主题的应急活动,并表演了一系列生命赞歌。
刚到天佑医院,肖敏也从科普开始,把情景喜剧的科普形式带到了天佑急诊部。她认为,做好科普工作是为了建立医院的口碑和病人的知识,更是为了建立团队,促进科室年轻人的成长,激发团队的激情、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