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发布了一项促进普通高中全面发展的行动计划,其中有18项要求
杨进王记者张璐瑶
22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促进广东省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合作教育机制、提高整合创新水平、有序推进合作交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提出了18项明确要求。
该计划提出,到2021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都将具备标准化的办学条件。到2021年秋季,超过56人的大班数量将被完全淘汰。增加普通高中的教师总数;到2021年,将建成100所特色示范高中。
教育资源分配:确保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该计划提出广东应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提高优质学位供给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其中,各地要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组织开展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评估,因地制宜地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求得到满足。
加大对缺乏实施轮班制基本教学条件的薄弱普通高中的支持力度,全面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确保到2021年全省普通高中都具备规范的办学条件。
实施薄弱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提高计划;实施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专项计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民办普通高中健康发展。
该计划还规定,所有地方将采取有效措施,从2019年秋季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56人以上的大班。到2021年秋季,超过56人的大班数量将被完全淘汰。
教师团队建设:提高高中教师研究生教育的比例
该计划建议广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增加普通高中教师总数,优先保障普通高中教师选择班级、分层次、分班级授课的需求。我们将支持普通高中引进紧缺的高水平教师。深化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突出教师职业道德、工作绩效、能力水平和工作要求的匹配度。我们不会简单地用毕业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老师。
该计划还提出实施“振兴教师教育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新师范学校”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公费教师培训计划,大力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比例;逐年扩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建设一支“种子”教师队伍,引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成熟学校实施“大转变”
该计划建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地要落实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提高选修课比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同时,支持普通高中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办学特色。选择和建立一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和特色示范学校,将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元化发展新模式的形成。
根据该计划,到2021年,将建成100所人文、数学、科技、艺术和体育特色示范高中。
各地也要引导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学校体制选择课程和上课,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拥有足够教室、教师和其他条件的学校开展大班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首先开设小班,然后逐渐过渡到大班。
各地要加强选课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鼓励各地建立普通高中选课安排制度,探索实现选课互认、学分互认、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共建共享资源,注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整合, 重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内部评价或考试中学生核心素质的调查,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该计划还建议广东省建立和发展一个统一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各地要引导学校、教师和学生正确利用信息平台开展综合素质测评。
合作创新保证:鼓励著名大学教授在高中任教
该计划建议各地积极探索高等学校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合作教育机制。继续实施人才计划,支持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联合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活动等。;鼓励高校知名教授进入普通高中授课或指导学生发展;支持高校与普通高中合作组建教学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信息技术环境下深化教学改革;鼓励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如STEAM/STEM和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培养“互联网+”跨境创新人才;全面推进高中智能校园建设。
在合作交流方面,各地要积极开展粤港澳台校际教育教学和师生交流活动。从境外(地区)选拔合格教师担任兼职和专职教师等。
在资金保障方面,该计划要求各地制定和颁布地方公立高中学生公共资助标准,完善高中学生公共资助体系。根据培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学生资助水平和群众负担能力等因素调整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率先免除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杂费。我们不会允许任何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原始标题:
广东取消56人以上大班调整普通高中学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