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奉献保水质 砥砺奋进护运行——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五周年前夕

忠诚、奉献、水质、努力和运营

——写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五周年前夕

清澈的水从北向南延伸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运河前三道门的庄严开启,肩负光荣使命的350立方米第一清水,以每秒1米的平均速度,开始了1432公里的北行。一路穿过防城关,穿过汹涌的黄河,穿过几十条铁路,穿过平原和肥沃的土地...在这第一次清澈的水之后,有数十亿到数百亿立方米的洁净水稳定流动。

植树造林充满活力。

五年后的今天,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累计调水260亿立方米,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的供水格局,沿线1亿人直接或间接受益。在北京,城市地区的“南水北调”占自来水供应量的74%。在天津,14个区的居民已经喝了“南水北调”。在河南,接收地区的37个市县都有供水。在河北,超过400万人告别高氟和苦咸水。北京和天津等受水区已经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取代了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产量减少了8亿多立方米,从而抑制了多年来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

在主运河的两边,经常要小心。

五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稳定在国家二级或以上标准。一类水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22%增加到今天的82%。“丹江口水库水质好、口感好、清澈透明”已成为接收地区居民的普遍感受。许多家用净水器被“解雇”,观赏鱼可以直接用自来水养殖。2015年7月,丹江口水库水源入围中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2016年8月,素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再度出现在丹江口水库,再次见证淡水的清澈。

站在船首忙着清洁和漂流。

请让运河变得如此清澈,因为这里有流动的水源。在过去的五年里,正如淡水和南阳为这条运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样,他们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和源头,他们用了1800多天的精心和务实来承担“永远在路上”的使命,始终坚持自己的责任,尽一切努力保护运河和水,滋润北方国家。

运河沿线的绿色屏障

1

保护水进入人心、污染控制与绿色展示的理念

"在这里,即使烟头、一张糖纸和一个花生壳掉到水里,它也不会起作用!"目前,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从小事做起,实现爱水、珍惜水、保护水的理念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环保志愿者。然而,这得益于环境保护宣传的不断深入发展。

五年来,我市已在库区、干渠及配套工程沿线共发送了150多万份“一信”、“一卡”、“一本书”。利用水质保护运行信息平台,共发布了900多条水质保护信息,实现了水源区和工程沿线宣传教育的全覆盖,水质保护运行理念深入人心。全市水质保护运行巡逻队“五名成员”(市督察员、县督察员、乡督察员、村管理员、村民小组信息员)达到8286人,并按职责分工逐级定期对保护区进行巡查。此外,县区每月进行一次网上自查,市区每月进行一次网上监督,建立台账和发现问题清单,限期整改。

铁腕控制污染,保护水质。作为丹江口“水龙头”的所在地,淅川实行了最严格的一票否决制度,以便向北京和天津输送干净的水。任何可能对丹江口库区造成污染的项目,即使投资大、效益好,也不得进入该国。近年来,我市批准了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60个新项目,否决了20多个违法项目,关闭了700多家整治企业,取缔了库区5万多个鱼笼,关闭了1500多个养殖场。同时,加强水源地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水源区有29个污水处理厂和2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运行。

绿色屏障沿着运河延伸。2013年,中线干渠刚刚建成,我市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连续三年积极开展中线干渠生态带建设。按照干渠两侧100米林带宽度的标准,共完成造林37000亩。一条连接南北的生态保护走廊首先沿全线建成。建设标准高于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主干道两侧主要水源保护区20米至60米生态林带建设”标准。环顾四周,两条美丽的生态绿带已经开始沿着中央线的主干道成形,静静地守护着一脉清水。

2

日复一日,观察河岸,稳步战斗,保护丹河。

穿着救生衣,穿着防水靴,拿着一张大网,几公斤枯枝和腐烂的树叶被捞出水面,每天早上他们都站在船头。同样的动作一直重复到晚上——这是水库清洁工的日常工作。

他们穿着环保服装,戴着工作帽,手里拿着编织袋,每天早上走到岸边,手里拿着一把把枯枝和废纸,一个接一个地把编织袋装在腰和头之间——这是海岸警卫队的日常生活。

自2014年以来,已经成立了这样一个由2000多人组成的小组来清理水和保护岸上的水。现在,只要他们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抬起青铜色的脸,就足以证明每个人在过去1800天左右的时间里默默奉献。

如果你问什么时候做这些工作,他们会告诉你,“只要水不起作用,它就会永远在这里做。”至于水质,他们充满信心。"请放心,我们北方的朋友是来让每个人都吃好水的。"

英雄的话不值得一点一点地工作。毕竟,伟大的使命是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作为运河的负责人和185.5公里长的主运河的守护者,南阳深知只有将功夫融入日常生活,稳步前进,才能成为庄严承诺的最佳诠释。

五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尽一切努力确保干渠的运行和管理,并与中心线局渠首分局合作共享资源。渠首分局建立了“一个水质监测中心+五个地方管理办公室+多个外包运维单位”的组织保障体系和“一个中心实验室、两个自动监测站、四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六口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监测体系。管理处水质专家使用便携式多参数快速水质分析仪,每天定点监测水温、酸碱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硝态氮、蓝藻、叶绿素等指标。水质监测中心使用两个自动水质监测站和一辆水质应急监测车每天至少进行4次自动水质监测,最多89个参数。对干渠监测断面每月采样监测25项地表水指标,对干渠水温、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二氧化硅等14项指标进行4次不同级别的监测。每年枯水期和丰水期,6口地下水监测井监测27项地下水指标,采用多层次、多地点、多参数、多模式、多方面、多频率的日常监测,及时控制水质,确保水体清洁卫生。

3

在和平时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危险,寻求长期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我村的边缘。然而,附近的游水河仍然是我们无法到达的禁区。为什么?运河周围都是防护网。你想在桥上钓鱼吗?没门。即使你能把线越过两米的栅栏。恐怕很难再找回它了。即使我们能找回钓鱼线,我们也无法逃脱无处不在的电子监控。”在水库周围游荡,如果附近的人被问到,他们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为全面落实严格的项目防控体系,自2015年以来,我市制定了项目运行安全防护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在所辖库区全线设置了防护网、电子监控等设施。到目前为止,运河两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标牌的安装工作已经完成。

南水北调中线南阳段共有191座跨海大桥,其中生产桥73座,公路桥118座。许多公路桥梁经常有各种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一旦桥梁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到渠道中,或汛期交叉水溢流到渠道中,干渠水体将受到污染。

为全面落实应急体系,我市制定并完善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南阳段)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我们在市、县、村设立了五级应急小组,延伸至神经末梢,实施网格管理,随时掌握工作动态,实现早期发现、早期预警、早期处置和早期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借助“5+1”联合咨询平台,与陕西省、湖北省、长江委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应急机制不断完善。

2018年1月17日凌晨1点左右,西峡县西平镇夏颖村齐河发生一起跨省转移倾倒危险废物案件,齐河夏颖村约1公里处出现乳白色水体。齐河是丹江的一条支流,在淅川县万斯镇汇入丹江后,流入丹江口水库。我市水质保护和运行巡逻队发现后立即向上级报告。西夏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持续监测水质,关闭下游水电站,拦截中国齐河流域污染水,并及时向淅川县政府通报齐河污染情况。淅川县政府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关闭了齐河段的7座水电站,并禁止发电和排水。由于齐河径流量小,每秒只有1.35立方米,西峡8公里范围内齐河段所有受污染水体均被拦截。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截至1月19日13: 40,各点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三级水质标准,丹江口水库水质未受影响。

水质像天空一样安全,红心保护着宏远。五年前,汹涌的丹江从运河的源头开始,向南的旅程继续流动。五年后,南阳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期待着新的旅程,将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职责,牢记保护水质的使命,加强保护运营的力度,继续为一条将永远在北方延续的洁净水运河写下忠诚。

文章:全媒体记者周聪

照片:韩骄傲、李振林、丹江源

(本版的图片部分是数据图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