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G将成为年度热门词汇。5G将如何使用?你想换5G手机吗?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中国的5G技术准备好了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信息与通信领域专家张云勇今天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员讲堂”项目,对5G热点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
7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制作的“委员会成员讲堂”第七档节目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官方网站等平台播出。张云勇的演讲围绕着5G时代的到来,5G技术的应用,以及公众对5G手机的讨论和质疑。
“委员会讲堂”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领导同志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制作。其目的是提高CPPCC在政策咨询和建立共识方面的双向工作质量。要组织CPPCC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深入地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他们对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部署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指导, 广泛影响和推动CPPCC广大党员和各界人士团结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旗帜下,共同努力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从1G到5G:网速变了吗?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信息和通信领域的产品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都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张云勇首先介绍了中国移动通信产品的发展过程。从价格高、设备重、信号不稳定的1G手机到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2G手机,再到可以上网启动公共社交生活和电子商务的3G手机,正是从3G时代开始,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首字母)一路蓬勃发展,成为全球十大互联网运营商之一。
然而,从4G开始,物联网的应用得到了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支持“刷手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NFC近场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最终成为普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2019年被广泛认为是5G的第一个商业年,但是5G仅仅比4G多一个G吗?5G仅仅比4G快一克吗?
张云勇表示,5G的优势不仅在于速度,还在于将人与角色之间的交流发展为人、机、物之间的全方位交流。换句话说,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
张云勇指出,5G的发展应该放在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未来,5G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未来5G驱动的国内生产总值甚至可能占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半。" 5G真的改变了生活,改变了社会,改变了形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近年来,美国、韩国和日本都在全球几个热点地区部署了5G服务。韩国甚至高调宣布,到今年年底,将向90%以上的人口提供5G服务。张云勇表示,其背后的逻辑是解决就业、刺激经济和创造更多的工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张云勇多次指出,中国处于5G发展的“第一梯队”。早在2017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就首次提到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发展和转型。今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发5G营业执照,中国正式进入5G业务的第一年。
除了高瞻远瞩的顶级设计,张云勇还强调,中国的5G频率是世界上最好的,不是其中之一。他指出,中国5G频率涵盖了低频、中频和高频的所有最佳频段,自然具有发展优势。在加快5G基站建设、积极发掘5G价值的背景下,张云勇表示,5G产品已经“上路”,广大公众将能够在今年下半年体验5G手机业务,享受5G的便利。
从远程医疗到万物互联:走向未来
展望未来,张云勇总结了5G在国家战略产业意义上的三大商业优势:低延迟、大带宽和大量互联网连接。
中国没有获得5g
视频截图:张云勇解释5G的三大应用优势
首先,低时延也是5G与4G的最重要区别。在通信领域,延迟也是延迟,它指的是消息或分组从网络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即从上传请求接收数据所需的时间。理论上,5G延迟不到1毫秒,而张云勇说,例如,我们每个人刺破手指需要150毫秒,疼痛从手指传到大脑需要150毫秒。这表明低延迟对于远程医疗和远程驾驶等实时性要求高的行业有多么重要。不过,张云勇也指出,低延迟的应用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标准尚未完全达到。当前的5G技术可以实现大约10毫秒的延迟。
第二,大带宽。5G的带宽和速度将呈指数级增长。与4G时代的100Mbps下载速度相比,5G的下载速度将达到1Gbps,这将为智能手机加载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提供支持。张云勇表示,在5G时代,可以享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4K甚至8K视频直播。这些应用已在2019年央视春晚和2019年全国两会现场直播中得到探索和应用。
第三,有大量的物质联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万物互联是物联网的最终目标之一。它可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张云勇认为,在5G智能生活的蓝图中,城市基础设施是相互联系的,甚至“垃圾可以称自己为清洁工”。智能照明、智能插头和智能烟雾传感器等智能家居产品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张云勇还指出,由于当前无线网络带宽和延时不能完全达到标准,目前物联网的发展还不彻底。现阶段实现的物联网还比较低端,还需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支撑。
张云勇以今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智能世界花园”项目为例。过去,救护车只有一些基本的护理条件,但现在配备远程实时在线设备的救护车可以进行远程手术。今年世博会上智能医疗的一个成功案例是“从接待到成功手术不到100分钟——1小时38分钟。”
此外,在企业和工业服务方面,张云勇提到了“黑光灯工厂2.0”的概念,这是指关闭操作区的照明,将工厂完全交给机器。张云勇表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用飞机”)的909、919和929飞机的开发和制造对互联网环境要求极高。
事实上,5G的低时间延迟使得高清晰度增强现实辅助装配在飞机制造中成为可能。同时,大带宽使得基于机器视觉的质量检测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的高速计算能力需要大带宽来支持。然而,大规模的连接使得飞机制造厂的所有生产要素能够相互连接,并且机器的安装将大大提高装配线的效率。
由此可见,从日常生活到工业制造,从医疗保健到万物互联,5G技术的应用必将给我们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从4G手机到5G手机:号码和手机卡不变
说到5G,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一定是5G手机的使用。对此,张云勇表示,第一批5G手机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5G手机无需更换号码和卡,但手机必须更换。
张云勇说得很有道理,“还是建议明年上半年再换一次。如果事情特别紧急,这对钱来说并不坏。它可以在今年下半年改变。”
关于5G手机的价格,张云勇表示,中国5G手机的价格基本在8000元左右。第一批5G手机没有中低档,只有高档。
张云勇预测,到2022年,大约一半的用户将使用5G手机,届时市场上各种级别的5G手机的选择将变得全面和丰富。
张云勇还谈到了一个公众关注的问题:5G功率比4G大得多,对我们身体的辐射会更大吗?这会危及你的健康吗?张云勇表示,5G基站的辐射确实大于4G基站,但5G对人体的辐射完全符合国际电联的规定,这一规定在中国是最受遵守的。
张云勇解释说,手机对人类的辐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远程基站和近端手机。在无线电理论中,有一个原则:对人的辐射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只要远程基站和人之间的距离得到保证,就没有必要担心辐射问题。此外,5G基站的功率仅相当于微波炉,所以辐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近端手机对人类的辐射,张云勇表示,手机上有很多发射功率,开机时会以最低功率发射,“去找我们身边的基站”。你越快找到基站,手机的工作功率就越低。因此,基站越多,信号越好,手机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在信号差的郊区或火车里,手机经常变得非常热,并且更快断电。相应地,手机的辐射会变得更大。
张云勇表示,中国5G基站分布密度非常高,覆盖97%的人口和98%的国土面积,实现“地上和地下全覆盖,城乡全覆盖”,因此没有必要担心辐射。
张云勇指出,5G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仍有许多基础性、开拓性和开创性的工作。目前,5G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5G技术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空,高频点,渗透弱,功耗高。
此外,张云勇特别指出,中国目前的芯片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他说,缺乏“核心”和“灵魂”的现状反映在中国目前半导体自给率低、晶圆代工与国际市场的差距以及缺乏先进的芯片控制软件上。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5G技术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发、投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