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科普中国——科学前沿大师讲座”、国家地图论坛和新华科学频道主办的“从区域向全球披露北斗故事”主题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学天津馆举行。武汉大学的耿涛教授就此主题发表了演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发布
耿涛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背景和发展过程,分享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和未来发展。
耿涛说,自古以来,当人类使用自然现象或地面物体获取时间和方位信息时,在导航时代,人类使用简单的仪器来确定近似的位置和时间,现代人类使用精密仪器来确定精确的位置和时间,现在人类一直在寻找使用卫星的精确导航和定位方法。
耿涛介绍说,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是距离交会法,即以已知点为中心,以未知点到已知点的距离为半径来圆,交点就是未知点的位置。他认为,与以往的定位方法相比,卫星导航具有统一性、准确性、易用性和低成本的特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发布
耿涛提到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空、地面控制和用户。空部分包括接收和存储地面控制部分上传的导航信息,并向用户发送导航和定位信号。
地面控制部分包括主控站、监控站、注射站等。
用户部分主要由用户和接收设备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发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了北斗系统的研发。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已开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先有源后无源,先地区后世界。回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耿涛说这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今天的成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为克服一系列技术困难而不懈努力之后取得的。例如,科学研究人员独立开发了星间链路技术和高精度星载原子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发布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测绘、应急救援、资源调查等领域,但目前在深水空、室内和水下环境中仍存在一定的盲区。“为了解决这一缺陷,满足更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有必要不断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耿涛说。{\ lang 1033 \ f 6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