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记者刘猛
12月9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和世界贸易中心协会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和跨国投资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高燕在会上说,在过去的六年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和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实体经济的基础板块,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器,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力军。
高燕提出了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四点建议:
一是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一带一路”的联合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打开了一个新的空窗口,并扩大了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做法。希望各国上市公司和企业界积极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规则和标准的完善,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二是发展多个合作领域。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方兴未艾,为“一带一路”共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在“一带一路”联合建设中,上市公司可以努力拓展新的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设施互联互通、容量合作、数字经济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合作成果。
第三,构建务实有效的服务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民间推动的三维格局。建议各国政府部门、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企业协会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机制,拓展更加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搭建企业开展对话、项目对接、寻求合作的桥梁,促进更多的视觉效果。
四是增强融资的支撑作用。融资是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建议各种政策、金融和商业金融机构在协助上市公司和其他贸易投资实体、拓宽资金来源的同时,构建立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各类贸易投资实体的需求,增加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证券日报)
[编辑: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