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有关方面应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及时披露相关疫情和调查进展情况,以回应公众的疑虑。
央视新闻报道,截至12月7日中午12时,兰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兰州布鲁氏菌兽医研究所的317名师生进行了检测,其中96名血清学阳性,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已成立医院调查组,积极配合疫情原因调查,并检查风险和责任。如有失职或不负责任,将坚决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布鲁氏菌病是由革兰氏阴性兼性细胞寄生虫布鲁氏菌病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它通常由患病的牛、羊和其他牲畜传播给人类,很难在人与人之间传播。1814年,布鲁氏菌病首次被描述为地中海松驰热,后来又被描述为马耳他热。到1886年,英国军医布鲁斯(Bruce)从马耳他岛死于马耳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并首次鉴定出该病的病原体。因此,这种疾病后来被命名为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我国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区。然而,近年来南方也发生了大量布鲁氏菌病。经验表明,普通人更容易感染布鲁氏菌病,但这一次,布鲁氏菌病是由专业兽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感染的,而兰州兽医研究所也是中国著名的兽医预防研究专业科研机构之一,这一点不得不受到质疑,其专业防控有什么问题?
这次,兰州兽医研究所的96人都感染了布鲁氏菌病。这不是一个小规模,这也表明职业预防仍然是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初,布鲁氏菌病在20世纪末在中国得到控制,病例较少。但是现在有更多的专业人员同时被感染,所以可以推断实验室人员可能违反了规定或者没有按照标准程序操作。如果严格遵守规范和程序,实验者不太可能感染布鲁氏菌。
根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室和实验室应设在不同的区域,并严格隔离。实验动物饲养室和实验室应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此外,《条例》第二十五条还规定,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科学技术人员和经过专门培训的饲养人员。各类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和掌握操作规程。
兰州兽医研究所的实验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实验标准和程序进行动物实验?实验动物的饲养室和实验室是否位于不同的区域?由于布鲁氏菌病感染发生在专业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人员中,这些问题不可避免。
另一个值得问的问题是:自11月28日第一次报告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阳性以来,病例数在短短10天内增加到96例。对于如此迅速的传播,责任人是否严格按照实验标准和程序,在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并及时隔离受感染人员?
根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相互通报动物与人之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及相关信息。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负责报告传染病疫情的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拖延报告传染病疫情。此外,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发布应及时准确。
虽然这次有96人被确认为潜伏感染,但这种类型的感染是可以治愈的,而且不太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但这种流行病从实验室的传播非常严重。鉴于此事可能存在不规范、不专业的操作,有关方面应对此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及时披露相关疫情和调查进展,以回应公众质疑,防止恐慌在社会上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