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旅融合文件_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北京文旅组合拳打一系列组合拳

我们的记者杨莉

随着《关于促进北京文化与旅游整合发展的意见》的发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实践,北京文化与旅游的整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物理整合”转化为“化学反应”,文化与旅游的整合画面也从“写意”转变为细致的“工笔画”。

如今在北京,以文化内容为支撑的文化消费正逐渐满足市民对文化消费升级和迭代的需求。一个例子是以“晚上去北京,晚上品尝北京,晚上看京剧”为主线的夜间文化消费。市文化旅游局相关官员表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和居民对晚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过去的一年里,天坛夜宴、长城夜宴等项目非常受欢迎。晚上看电影、看戏剧、看书等文化内容消费场所正逐渐成为人们夜间消费的重要载体。接下来,市文化旅游局将实施“照明北京”旅游消费计划。该计划将重点关注王府井、前门和西单等六大热点商业区,鼓励特色商业区、文化街区、创意公园和合格旅游景点延长营业时间、延长服务消费时间和打造标志性夜生活聚集区。

随着全球旅游发展理念的广泛认同,北京不同地区也为文化旅游发展找到了新的支点。多元化展示和提升胡同文化内涵是核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支点。以胡同和四合院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体验项目越来越受到入境游客的青睐。这些文化体验项目的特点是该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态度和日常生活。它们不仅满足了核心地区降低旅游密度和密度的发展需求,也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

引导和连接具有文化主题的景点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越来越多优秀的文化旅游新路线。从秋天开始,红色文化旅游高峰在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再次出现。随着中轴线皇家大道南段的建成,北京适时引入了一条沿中轴线南段漫步的文化游览线,将经典景点与名人足迹、文学经典和古城魅力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最北京”风格的文化旅游选择。此外,结合通州运河通航而推出的优质水文化旅游线路也成为许多游客国庆期间的热门目的地。京郊旅游精品线路也是一年四季,每季度都有新的亮点。

在文化创意设计的支持下,旅游景点将越来越多地挖掘自身的文化附加值。今年,北京创造性地将市级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纳入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支持范围。天坛、颐和园、景山等重点景区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新推出的天坛日历、颐和园的化妆和动物园解酒商店的特殊玩偶都在强化景区的文化知识产权,将传统的门票经济转变为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

北京独特的文化资源也为首都的文化旅游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首都剧场和国家大剧院已经培养了大量前来北京观看演出的“行李箱观众”。现在,“行李箱观众”已经扩展到美术展览领域。无论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展还是今年夏天的毕加索展,它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飞行”来到北京观看展览和戏剧已经成为常态。

市文化旅游局相关官员表示,未来,北京还将通过点亮北京、漫步北京、坐火车到春天的计划,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夜市经济、城市公共空客房、京郊精品旅游等领域的需求,让北京以烟花、人文情怀和文化精神留在游客和市民心中。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