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由北京旅游协会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旅游绿皮书: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
《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9年)是《北京旅游绿皮书》的第八份专题报告。这本书由一份主要报告和28份特别报告组成。今年的专题报告以“促进民营旅游经济发展”为主题,分为六个部分:“综合部分”、“商业环境部分”、“转型发展部分”、“居家旅游部分”、“社会责任部分”和“实践探索部分”。
在活动现场,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局长陈东指出,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这一中心环节,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培育文化旅游,促进文化旅游,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与发展,必须找出文化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和最佳连接点,实现各个领域、多个方面和整个链条的深度融合。
“私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突出作用。民营旅游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旅游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实践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北京旅游绿皮书》总编辑、北京旅游协会研究员安金铭表示,今年的专题报告聚焦于“促进民营旅游经济发展”的主题。其中,住宅小区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提升乡村旅游乃至促进乡村复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民营旅游经济在保护农村民俗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柔性管理机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品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创造带动了民俗文化的保护。
关于住宿运营模式,报告称,基于住宿周边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了住宿主人的生活追求和故事感受,通过住宿主人与游客的深度互动,传播了当地的文化符号、技能和技术。探索住在住宿区的游客参与村庄艺术、文化、历史等动态活动的模式,以及与目的地居民深入互动的方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果。
报告指出,加强民营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探讨,深化信任机制建设,规范行业秩序,发放创新人才奖金,构建多元化创造平台,是民营旅游企业创造价值、有序发展的出路。
未来,民营旅游经济应培育和引导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消费市场,引导新型旅游形式的发展北京旅游协会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辉说。
(来源:新华社)
资料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