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造血干细胞数量_八年前安徽男子捐赠干细胞救人,现在他三岁的孩子生病了,急需帮助

倪守文是我省第一位9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八年前,在安徽农业大学学习时,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救了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今年3月,他3岁的孩子被发现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在等待骨髓移植。为了治愈孩子,这个家庭已经负债累累。面对至少30万元的治疗费用,这个家庭很担心。

捐造血干细胞数量

12月10日,倪守文和妻子带着他们生病的早晨去医院输血。

我在大学的时候,捐赠了造血干细胞。

倪守文今年29岁,来自六安书城。2010年,他是安徽农业大学的大二学生。有一次他去献血,得知造血干细胞对人类战胜血液疾病有很大价值,于是他加入了中国骨髓银行。

“大约半年后,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我成功地与一名患者配对,可以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很惊讶,因为匹配的可能性很低,但同时我也有使命感,因为这是一个拯救生命的问题。”倪守文说,后来他与父母沟通,父母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实际上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2011年5月30日,“救生种子”从倪守文体内分离出来。他的造血干细胞被运送到湖北省武汉市治疗一名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此,倪守文成为我省第1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省第一位9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孩子生病了,家里负债累累。

2012年,倪守文大学毕业,在广东东莞从事对外贸易。在那里,他遇到了来自湖南的王贝。两人于2013年回到六安书城结婚,并于2016年10月1日迎来了他们的儿子陈晨。

生活平静快乐,但也有无法预料的情况。2018年8月,这个2岁的孩子早上反复发烧。起初倪守文认为是支原体感染,但孩子的血小板总是很低。医生说情况不太好,建议在合肥进行全面检查。

“这个孩子被骨髓穿刺了,我们祈祷不会有大问题。然而,在痛苦的等待中,病理报告出来了,诊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就像晴天霹雳。”倪寿不由自主地喊道,“这几天孩子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不得不去省儿童医院输血。”

12月10日早上,记者看到了一个虚弱的早晨。他戴着面具,穿戴整齐,沉默不语。倪守文说,孩子们每天都要吃很多药,从最初的抵抗到现在的习惯。每次吃药,早上我都不哭也不出声,这让倪守文心里很痛。

倪守文和他的妻子原本在六安有一份工作,月薪约1万元。因为我们必须照顾生病的孩子,经常带他去合肥治疗,现在夫妻双方都失业了。

“到目前为止,这孩子的病已经花了15万多英镑,其中大部分是借来的。这孩子在家服用了几个月的进口药物。仅一种药物每月就要花费12,000英镑,无法报销。”倪守文说他每天都很焦虑,经常整夜睡不着。“这孩子状况很差,所有指标都下降了。干细胞移植是必需的。我们已经把孩子们送到省医院检查,准备移植。移植加上后来的抗排斥治疗花费了几十万元,而我们无法承受。但是如果没有钱,孩子就不能被移植,他的生命将处于危险之中。”

骨髓移植至少需要30万元。

"倪守文的孩子病得很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刘慧兰告诉记者,孩子已经接受了配对测试,下一步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费用至少30万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可以在骨髓库中进行匹配。如果孩子的父亲合适,他也可以捐给孩子。”

“倪守文是我省第1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1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个小女孩。省红十字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建峰告诉新安晚报、Anhui.com和大湾客户的记者,在了解倪守文的家庭后,省红十字会为这个困难的家庭提供了帮助。“我们联系了中国骨髓银行,帮他申请了一笔2万元的救助基金。省红十字会也提供了2000元的慰问金。现在我们正在通过省内各级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团体和志愿者服务队筹集资金。稍后,根据孩子们的后续治疗,我们将帮助倪守文的家人申请救助。”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