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来审查
外汇之眼应用:记者从投资银行家那里了解到,证监会最近启动了新一轮对首次公开募股排队企业的现场检查。
据报道,一些投资银行家表示,他们上周收到了检查通知。然而,根据惯例,通知和正式入境检查之间的间隔不会太长。
根据上述投资银行家的说法,与通常抽签决定检查目标不同,这种检查是一种定向选择,直接通知项目团队。
至于本轮实地考察的企业数量,据说约有30家或40家。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基本信息,自2019年以来,共有33家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终止了审查。
笔者此前报道称,中国证监会在7月中旬对排队上市的企业进行了一轮抽查。可以看出,7月下旬,许多企业宣布终止首次公开募股考试。具体来说,在7月15日,有三家这样的公司,如小狗电子,互联网技术等。,7月22日,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公司等三家。,7月25日,有两家公司如全市(上海)文化传媒等。仅在7月下旬,八家公司终止了首次公开募股。
业内人士表示,终止审查的一般情况是,项目自愿撤回材料。但是,由于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企业自身的质量可能并不特别突出,因此一些企业也可能会选择撤回材料,终止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数量将继续增加。
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统计,截至8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有179家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分别有100家和196家企业排队。除14家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审核的企业外,其余仍在排队等待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共计461家。
一些市场参与者认为,首次公开募股“障碍湖”依然存在。2019年上半年,只有65家企业成功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按照这个速度,现有排队企业至少需要三年半的时间消化。
据东方财富选择统计,自2019年以来,已有117家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根据月度情况,7月份共有42家公司,但这主要是由于首批25家科技板公司集中上市。2月份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最少,其余的在9到15家之间波动。
在5月11日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时,证监会主席易惠曼表示,公司应坚持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防止疾病从口入,继续保持新股发行正常化,坚持中性竞争,不唯所有权,不唯规模,不唯行业,只求利与弊,切实做好选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