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投诉消费_上海“双十一”后,2000多个处理消费者投诉的预售陷阱成为投诉焦点

人民日报上海11月22日电(吴迪)2019年的“双十一”刚刚过去。与新的高消费量相比,随之而来的保障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困难也令消费者担忧。据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Shanghai Consumer Protection Committee)称,从2019年11月11日至17日,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共收到2479起网上购物投诉,同比下降5.4%。其中,服装、鞋帽、通讯产品和家居用品名列前三。

在“双十一”期间,商家和电子商务平台竞相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折扣优惠。然而,复杂的规则设计和隐含的“惯例”增加了消费者相关权利保护需求的比例。一些平台和商家分别向消费者赠送“全折扣券”或“折扣券”。但是,各种优惠券的使用规则比较复杂,在重复使用、优惠范围、支付方式、退换货收费等方面没有明确的约定或识别不清。这导致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误解。消费者王女士在天猫平台上购买了300元优惠券 11月11日11月11日现在消费者想退回奶油,但是商人说他只能退回奶油的钱,不能退回优惠券。 消费者王女士对此感到困惑。

总体而言,在“双十一”促销中,投诉集中在低价预售环节。一些商家在“双十一”前夕预售了他们的产品,并承诺消费者将提前支付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预付款。通过在“双十一”日支付余额,他们可以以“最低价格”购买相关产品。然而,一些消费者投诉反映,提前销售的产品价格并不是最低的。与此同时,一些消费者报告称,在7日支付余额或声称没有理由换货后,他们收到商家的反馈,称“没有库存”,相关预付款无法立即返还。

数据显示,类似订单被无故取消,商品质量有缺陷,商品与宣传不符,这仍然是网上购物消费者投诉的焦点,而快递物流投诉如延迟交货、产品损坏、收取和零部件丢失的数量有所下降。上海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指出,商家和电子商务平台应进一步提高诚信绩效、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质量和体验。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