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体制行政_江苏经济发达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单高效促进优质发展

在泰兴市虹桥镇,盛达电气有限公司将分两个阶段建设生产基地。最近,该公司正在加紧工程第二阶段的施工许可工作。公司副总经理陶炳振真诚称赞:“现在汇报项目非常方便,就像在家做事一样。我觉得商业环境非常好。”

优化商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2017年,盛达电气有限公司高精度超薄锂铜箔项目登陆虹桥镇。项目一期审批手续由25公里外的泰兴市行政审批局办理。经过一年九个月的生产,该项目产值达到4亿元。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迫切需要扩大生产。虹桥镇启动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承担了41项县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公司二期工程的设立和“一书两证”等“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办理均在镇行政审批局完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降低了企业的系统交易成本,为创新和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年以来,虹桥镇行政审批局已受理4400多项审批服务,推动1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江阴市徐霞客镇党委书记叶汉卿告诉记者,该镇的注册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5973家增加到去年的10506家。

改革为城镇发展开辟了新的空空间。昆山市漳浦镇于2017年开设了第一个保利国际电影城,位于一个乡镇。星巴克咖啡店是去年推出的。当地的经济活动很明显。

根据省委编辑部的计算,改革后,首批实施行政改革的20个经济发达城镇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常住人口从2012年的平均12万上升到去年的14万,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平均52%上升到去年的61%。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发达的城镇在改革过程中发挥着更强的辐射和导向作用。

节约行政成本,有效管理政府。

黄桥镇便利服务中心主任刘景春笑着表示,他“很少出差或休假”,因为中心的所有行政审批项目都要经过“窗口受理和初审、业务部门审批、负责人审批”三步终审模式。作为最终签字的负责人,他不能离开。过去,审批过程中有三个以上的步骤。以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证为例。建设规划窗口受理许可证后,城市规划助理予以批准,然后向副主任和主管主任报告。有时候,副市长和分管市长也需要签字。刘景春说:“目前,只要材料齐全,项目规划许可证和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证可以在一天内完成。”

今年昆山市全力打造“1330”审批服务,即开业、房地产登记和办理施工许可,分别在1、3和30个工作日内完成。周的市行政审批局发现,授权后,建设许可证的程序从17个减少到10个,这可以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可以实现改革目标。

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是第一个进行行政改革的经济发达的城镇。由于工作流程的减少和周期的缩短,服务效率、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提高了三倍”。去年,乡镇人大评议机关的工作效率达到98%以上,2012年为84%。

在对48个乡镇的改革进行分批评估后,省委编辑部总结出改革的“三个不”,即不走传统乡镇治理的老路,不增加县级行政资源总量和行政成本,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可以说,改革后的经济发达城镇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行政资源,降低了行政成本,实现了简单高效的目标。

泰兴市副市长、虹桥镇党委书记钱军表示,经济发达的城镇也应注重创新,促进政府资源的深度整合,最大限度地释放新体制的活力。

该省将推进“1 4”计划,并将改革进行到底。

江苏独特的经济发达城镇“1 4”模式已经成为改革的美丽名片。今年1月,中组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基层审批服务和执法权力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吸收了江苏经济发达城镇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经济发达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县级一体化改革探索了道路。2017年,江阴市将在所有乡镇和街道复制徐霞客镇的改革模式,并以此作为“第一步”启动综合改革。

“盆景”加速向“景观”转变。去年,江苏要求所有参与改革的经济发达城镇因地制宜地复制“1 4”模式。今年9月,省委编辑部在媒体论坛上表示,将在全省760多个乡镇和490条街道推广“1 4”模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俞军表示:“江苏经济发达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基层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为解决困难问题、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创造了体制机制。随着改革领域创业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效促进了高质量发展。改革经验应得到坚决推广,成为一种普遍的体制安排。”

改革到底是改革成功的法宝之一。江苏将在经济发达城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快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与执法力量整合的要求。它将深入实践,创造基层治理的新模式。(许冠英)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