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亩农田,一个重点管理."在10月结束的第26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交易会上,智慧农业无处不在。
来自陕西咸阳市的蒋志朗,被杨凌云在花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造的展厅中的智能温室迷住了,技术总监李飞拿着传感器向人群讲解智能温室的工作原理。事实证明,利用这个小传感器收集的数据,智能控制系统的“大脑”可以判断温室是否处于合适的环境中,从而为远程控制农业操作提供指令。
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已经被自动管理,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知道农产品是否安全可靠呢?京东农场的摊位给出了答案。京东农场展台上展示的水果旁边有一个二维码。只要你扫描二维码,你就可以得到整个水果生产过程的所有信息。
那么如何确保这些可追溯性信息的准确性呢?别担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在智能农业领域,区块链科技建立了由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农业企业等组成的“警卫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个“加密账簿”,记录自动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每一步。成员的“账簿”相互认证,从而确保可追溯性信息不被篡改且可靠。这是区块链带来的多方认证功能。
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发起的可信区块链推广项目的副主席单位之一,桂芝科技去年与甘肃省天水市共同完成了苹果溯源项目。桂芝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宣松涛认为,物联网和区块链科技已经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物联网负责真实世界中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区块链技术负责虚拟网络世界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食品安全,区块链技术的这种多方认证功能已经应用于医疗卫生、工业互联网、数字版权保护等领域。
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是区块链技术的另一大优势,这使得区块链在智能城市建设领域备受期待。
区块链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全计算执行主任裴庆琪解释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身份管理系统将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想象一下,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部、工商部和未来城市的每个公民都是“链条”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加密账簿”,这意味着个人信息不再存储在中央公司的后台数据库中,而是存储在我们自己的“加密账簿”中,只有我们拥有的私钥才能解密内容。
同时,数据也是共享的。将来,在处理政府事务时,我们不会再遇到要证明“我就是我”的问题。各部门的数据已经在更大范围内相互连接,政府服务预计将得到更好的优化。
“互联网的核心是信息流通,但目前它面临着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真实性等问题。作为互联网的基础技术,区块链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打破数据孤岛,让每个人都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数据资产和金融资产,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宣松涛说。
宣松涛还承认,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性能方面无法满足大规模交易的需求。但是,我相信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碎片化、雷电网络等技术方案的改进,区块链的应用性能也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