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标题关键词“解决最需要群众解决的问题”——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记录

10月30日,在杜长生龙县巴度镇杨家庄村村民家中(右二),他们详细了解了孩子的就业、工业发展和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记者刘强拍摄

记者刘曹强芮

“领导平,最近在家吗?你妈妈身体健康吗?”

10月30日,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走进了谢尹平在陇县巴度镇杨家庄村的家。谢尹平支持他的母亲,并对杜长生说:“嗯,我母亲的心脏已经好了,她的身体也好多了。”说话间,谢尹平和他的妻子刘盖彦热情地给杜长生看了他们刚刚挂在墙上的结婚照。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微笑。

谢尹平兴奋地说:“杜书记不仅是我们的财富向导,也是我们夫妇的媒人。”

原来,47岁的谢尹平推迟了他一生的事业,因为他照顾生病的父母很长时间了。今年5月,当杜长生在一次调查中了解到这一点时,他敦促乡镇党组织关注老年群体结婚困难的问题。从那以后,谢尹平和44岁的刘盖彦,来自西坡村,通过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牵线搭桥,认识了对方。谢尹平和刘盖彦有相似的家庭条件和性格。谈了一会儿后,他们决定手拉手走进婚姻殿堂。8月21日,在巴度镇举行的“党建温暖人心”活动上,陇县民政局当场出示了证件。杜长生送给谢尹平和刘盖彦一份结婚证书,见证了两人的重要时刻。

“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杜长生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陇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六盘山扶贫区县。2016年初,该县准确确定了利卡的13,677户家庭和49,479名贫困人口。在过去三年里,在杜长生的领导下,陇县贫困人口从942户减少到1619户,贫困率下降到1.10%。2019年3月,陇县通过贫困县退出省级专项评估。5月,省政府发布公告,宣布陇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给人鱼不如给他们鱼好。我们如何才能通过工业发展来帮助穷人呢?”杜长生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开展工作。2016年,龙县将推进贫困家庭“点菜”全覆盖,让贫困家庭选择自己的产业发展,提高扶贫精度。陇县依托奶山羊、苹果、核桃、中国蜜蜂、烤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编制了《菜单》扶贫目录和补贴标准。经过四年四轮“点菜”后,13000户贫困家庭实施了两个以上的长期和短期工业项目。

陇县曹家湾镇三里营村,一排排的建筑整洁美观。杜长生走进村里傅西林的家,和他聊天。

“从山里搬下来几年了?你习惯生活吗?村子里的每个人都过得怎么样?”

“我在2014年从山上搬下来。新房子住起来很舒服,让孩子们更容易去上学和看医生。近年来,人们通过“点菜”选择了工业发展。村里大多数人都种了核桃、烤烟或开始种田,他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一英亩烤烟能挣多少钱?有没有保证每个人都能种植烤烟?”

“一英亩烤烟一年可以赚2000到3000元。村里大多数人已经种植了十几英亩,技术人员经常来指导和培训每个人烤烟种植技术。一名技术员负责五个家庭,并将负责组织教学和培训课程。”

“你对我们村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从心底告诉我。”

“我认为村里的闲置土地空可以集中转让,以发展和加强村集体经济。”傅西林的提议得到了杜长生的证实。杜长生说:“我也考虑过这个想法。我们不仅要让每个人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要让每个人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致富。”

“只有发展长期稳定的致富产业,才能巩固扶贫成果,实现群众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的振兴。乡镇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富民产业,利用工业发展促进群众收入稳定增长。”杜长生对附近的村干部说道。

据报道,龙县在2017年建立了“双百”产业扶贫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农业、种植业、光伏、旅游、电子商务等行业建立了106个“双百”产业扶贫基地。贫困家庭通过分红、寄养、土地流转、园区带动和能人帮扶五种利益联动机制被纳入扶贫基地发展产业。目前,106个基地带动了12000户贫困家庭发展工业,4055名贫困人口在附近就业。

在龙县鸿盛农牧有限公司的蘑菇棚里,杜长生仔细检查了蘑菇的生长情况,并对承包蘑菇棚的一位贫困工人林娟说:“这些必须尽快采摘。如果孢子的数量再次下降,它就卖不出好价钱。”自龙县开始实施“借包还菇”模式以来,杜长生一直在潜心研究如何让小蘑菇成为大家致富的产业。结果,他成了一名“蘑菇专家”,对蘑菇的种植和销售了如指掌。

龙县“借袋还菇”模式提供免费生产菌棚、免费水电供应、全程免费技术培训,并按每棚8000个食用菌袋的标准向贫困家庭贷款。成熟蘑菇采摘后,企业将按每公斤6元的底价回收利用。贫困家庭每季度将获得8000元的保证收入。如果收入低于保证收入,企业将补偿贫困家庭。蘑菇每年至少生产两次,人们保证收入16000元。在政府的保证和企业的支持下,每个人都无忧无虑,积极从事蘑菇栽培。

在过去的三年里,杜长生走访了陇县的每个乡镇,走访了883户农户。杜长生说:“只有当你来到群众面前,你才能听到他们的真实感受,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在谈到下一步的计划时,杜长生说:“虽然陇县已经摆脱了贫困和帽子,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将按照“四不挑”的要求,始终把消除贫困放在首位,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继续做好工业和就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庄面貌;继续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增进人民幸福。我们将继续推进党的农村政策的实施,为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