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相继召开,千年古镇乌镇已成为展示和实践世界先进科技情报成果的舞台。今年以来,浙江桐乡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建设无所不在的电力物联网。浙江桐乡供电公司依托“数字桐乡”建设机遇,依托地方政府打造乌镇智慧城市国家示范,大力推进核心区域A+供电可靠性国际一流配电建设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园区示范建设,使电网更加智能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全感应配电室
提高网格感知能力的全方位实时监控
“这是什么车?5G?没有司机?多酷啊!”伴随着附近乘客的尖叫,记者乘坐5G全自动微型车,一路向西,来到全感知配电室,这是互联网灯光博览会的新亮点。浙江桐乡供电公司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东风,在乌镇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全感应配电室,乌镇也是本次世博会的智能能源中心。
5G无人驾驶电动微型客车充电。王海燕的照片
“欢迎来到网络展厅全感知配电室之光……”走进G展厅,一道魔法墙突然亮了起来,可爱的蓝色精灵们一个接一个地跳舞。记者们用手回应了这些精灵,配电间的全景透视画慢慢展现在他们面前,充满了科技感。
告别“虚拟导游”后,记者穿过走廊走进配电室,智能设备如生物识别门禁、360度视频监控、无线环境传感终端、臭氧传感器等随处可见。“配电室内安装了12个高清摄像头通道和124套智能传感元件,如传感器。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感应配电室物对物感应系统。配电室建立了一个结构完整、传感灵敏、全息覆盖的“神经网络”,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信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配电间的技术员丁斯隆说。
在这里,记者找到了智能轨道检测机器人的身影。我看到它沿着一条平滑的轨道向前和向后移动,向上和向下伸展,有时向上看,有时向下看,有时抬起手臂,有条不紊地读取仪表数据,判断开关位置是否正常,检查局部放电状态,并实时感测在途设备的运行状态。正是轨道巡检机器人的“智能操作”将配电室的管理从人工值班转移到人工智能,从而实现配电室巡检的规范化和智能化。
互联网展厅全感知配电室之光。陆勇照片
运行维护使能平台位于配电室的墙壁侧,是配电室的“超级大脑”。轻触屏幕,各种数据和接线图将跳出界面。通过这个界面,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配电室的当前框架图、环境意识、安全管理、边境物流代理等信息。点击相应的模块,还可以看到具体配电柜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超级大脑”会自我调整,并实时向员工反馈准确感知的多维信息,为进一步处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检查机器人的“眼睛”、“鼻子”和“耳朵”分别负责感受配电室的环境和设备的运行状况,使能平台是配电室的大脑,可以分析和判断收到的各种信息。与传统配电室相比,全感应配电室最大的特点是基于物联网无处不在的技术路线,提高了感应能力,并将电力服务扩展到用户侧。
互联网照明新展厅配电室运维使能平台。丁斯隆的照片
全感应配电室作为桐乡供电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电网公司基层“三型两网”建设的有益探索,采用数字结对、辅助决策、边缘计算、智能感应等创新技术应用。构建了生物识别和视频监控一体化的精确安全架构,以及独特的新型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实现了变电站、线路、车站到用户的全网在线检测。在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该项目还将为建设“站、线、站用户”网络奠定基础,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更好地服务民生。
智能服务
在智慧城镇开辟新的用电模式
“刷脸付款”的到来让“当面吃饭”的嘲笑变成了现实。现在,乌镇进入了一个新的脸谱时代,供电营业厅有了新的服务模式。
11月14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宽敞明亮的乌镇供电营业厅,充满科技感的开放功能区出现在他面前。这里没有传统的玻璃橱窗,没有纸质展板和宣传册,简单时尚的环境让记者眼前一亮。嵌入液晶显示器的白色圆形桌子是营业厅的智能引导桌。如果客户在导游台上输入手机或身份证号码,系统将根据客户处理的业务类型实现智能分流,并配合在线预订功能,为客户节省时间。
乌镇供电营业厅智能导游台。孙静照片
到达附近的自助服务区,几个客户正在自助处理新衣申请、发票打印等业务。前来处理峰谷电力变化的张先生转过头,在水电局窗口的摄像头前眨了眨眼睛。在他“验证了自己”之后,处理业务所需的所有信息都出现在员工的电脑屏幕上。不到3分钟,张先生的生意就完成了。“有一次我忘了带身份证,不得不回家取。如果信息不完整,我将不得不再去几次。现在做生意真的很方便。”张先生高兴地说。
乌镇供电研究所副所长金伟强表示,桐乡供电公司在过去一年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电源管理模式。通过各种具体措施,高压和低压电源管理的平均功耗分别降至32.4和4.44个工作日,比去年年初下降17.35%和24.66%。
如果有“电”,我们就知道电的用途。现在,一个小项目让乌镇的人们更容易用电。在这个小节目中,记者可以直接看到桐乡市的供电情况。“这个小程序是我们在国内推出的第一个全景智能电力平台。有了它,您可以轻松地在线查询当前的停电区域、停电原因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打电话。停电时,只需轻触屏幕拨打维修电话,维修人员就会根据导航指南第一时间准确到达故障点,从而提高维修效率。”桐乡供电公司互联网部主任陈永高表示。
乌镇供电营业厅自助服务区。孙静照片
据了解,目前桐乡市已有10000多台配电变压器、6400多台低压智能漏电保护器和2000多条运行状态信息线路实现了独立智能感知,为智能电力全景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今,该平台已连接到“乌镇管家”,实现云数据共享,智能城市管理与国际一流的配电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增强客户的电力接入感。
夜幕降临时,乌镇灯火辉煌。记者走在古雅的街道上,路边两排崭新的路灯与古雅的城镇融为一体。普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路灯实际上隐藏着秘密。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神经元路灯。抬头一看,我看到在灯柱的顶部,除了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和空气体监视器,还有两个不同大小的白色方形盒子。据工作人员说,这两个盒子需要一起使用。有了它们,智能路灯可以承载5G基站,缓解5G基站在城市中的高密度分布压力。
这些路灯很“聪明”。它们就像城市尽头的神经,实时感知城市的温度,智能响应城市的各种需求,同时智能照明。记者了解到,神经元路灯还可以根据经纬度、人流、天气等因素自动切换和调节明暗,从而为智能城镇开辟了一种新的用电模式。
乌镇叶紫路神经元路灯。孙静照片
未来,桐乡供电公司将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元件和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建设以智能路灯为中心的城市物联网传感微网。通过数据收集、实时监控、数据访问等。、桐乡供电公司将为市政、交通、公安、气象、环保、供电等部门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支持绿色智慧城市的发展,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电力中无处不在的应用,将智慧能源融入城市大脑,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
无创测量终端
增强客户用电体验实现用电科学化
在互联网因素蓬勃发展的桐乡,融合无处不在的电力物联网技术的无创测量终端正在试点。
在乌镇国际会展中心西侧的招待所,居民牛叔叔率先体验了无创测量终端带来的“福利”。“自从我在家用电器表的插座上安装了这个小项目,供电公司就建议根据我的家庭用电情况开通峰谷电价服务。现在我家的电费在一个月内下降了近10%。今天的高科技真的很神奇!”
无创测量终端安装在仪表箱的出口,可以采集仪表的用户界面值和谐波。通过无创负荷识别精确传感平台的先进算法,可以计算出用户家中各电器的耗电量和比例。“无创测量终端将实现智能电网与用户的双向友好互动,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无创测量数据推送可以动员客户节约峰峰值电费,减少电网峰谷差异,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通过需求侧资源的协调控制提高终端客户的能效,提高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桐乡市供电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
随着乌镇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未来无创测量终端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电器层面的视觉能源服务,还可以根据客户用电行为为客户提供“手机账单”电费清单,直接为客户提供热水器保温能耗和家用电器微待机功耗的分析。客户可以及时了解各类电器的详细用电信息,智能管理用电,降低电费支出。该无创测量终端在引导居民节电、避免不必要浪费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用户的用电体验,真正实现节电和用电科学化。
乌镇互联网国际展览中心。陈俊华的照片
记者了解到,2020年,乌镇泛在电力物联网综合示范还将在园区能源管理系统、电网侧输配电设备全感知、智能建筑工地、乌镇互联网光技术研究实验中心智能无碳微网系统等多个子项目中开展创新实践,以更多的技术和实践支持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未来,乌镇一个无处不在、协调互动、智能友好的能源互联网将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给人们的用电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