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委员会:2018年有396.5万初级卫生保健人员

中新网9月10日电(新华社)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体改司副司长庄宁10日表示,2018年,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人员总数达到396.5万人,执业(助理)医生人数达到130.5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7.1%和30%,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就诊人数达到44.29亿人次。

医生去农村咨询。裴蕾的照片

9月10日,国家卫生与安全委员会就初级卫生保健改革的典型经验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会上,庄宁介绍了深化基层医疗改革、保障群众健康的相关情况。她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安排,把发展初级卫生保健作为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获得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卫生保障网络,进一步推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就具体条件而言,她说,首先,要注重服务的可获得性,并认识到基层“重视疾病”。2012年至2018年,中央政府投入900多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有诊所,乡镇有卫生院,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高,80%以上的居民在15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二是注重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好看”。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总数达到396.5万人,执业(助理)医生人数达到130.5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7.1%和3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数量达到44.29亿人次。

她指出,从2016年开始,将招聘和培训17,450名" 3+2 "助理全科医生,82,877人将有资格成为农村地区的助理全科医生,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同时,通过基层优质服务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继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是着力提高医疗保险质量和效率,确保群众“负担得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8%,目前覆盖城乡居民13.5亿人。2019年,全国各级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将分别达到每年520元和250元。总体供资水平是2009年该系统启动时的5.9倍。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基层群众看病提供了经济保障。

第四是注重健康,促进群众“少生病,晚生病”。坚持预防为主,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贴标准将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9年的69元。服务内容将继续扩大,服务项目将逐步丰富。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丰富签约内涵,为群众提供基础医疗、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服务。

在基层综合改革方面,庄宁说,各地按照“强县、活化村、稳定村、上下衔接、信息沟通、创新模式”的思路,深化了县级综合医疗改革。不断增强基层服务能力,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开展县级医疗卫生社区建设,特别是紧密型医疗卫生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渠道和机制,衔接高质量医疗资源的上下层,推动形成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的综合持续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庄宁最后强调,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将继续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安排,深化基层卫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健康意识,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