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王牌”,寻找机会,贸易摩擦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进程。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刘飞)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昨天(6月20日)就中美经贸摩擦的关键问题举行了研讨会。

相关专家表示,阻碍经济全球化将是“多重损失”的结果。面对日益增加的国际不确定性,中国应该抓住自己的“王牌”,在贸易摩擦的“危险”中寻找机会。

反全球化是一场全球危机

自《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生效以来,世界贸易组织一直努力促进自由贸易。近年来,根据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要求,各国政府提出了基于零关税、零壁垒和零补贴原则的自由贸易协定讨论——“30”。这正是美国在2002年首次向世界各地的组织提出的建议。

作为早期的支持者,美国从去年开始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在贸易摩擦中提高关税,增加壁垒,增加对国内企业的各种补贴。

就其全球影响力而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所长孙龚雪表示,如果美国继续阻挠经济全球化,它将“损失更多”。

孙龚雪说,一方面,美国引发了大规模的贸易摩擦,导致关税大幅下降,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这导致了收益的恢复和全球贸易壁垒的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它也破坏了全球和区域贸易安排,“到处撤退”,并蓄意瘫痪世贸组织的运作。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中美贸易战将在短期内使全球经济增长减少0.3%。从长远来看,世贸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也指出,这将使全球经济损失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对进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由此产生的成本几乎全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此外,孙龚雪指出,美国政府声称保护的蓝领阶层也将遭受贸易摩擦。

孙龚雪说:“美国的蓝领工人不太可能从贸易摩擦中获得更多工作,但他们必须承担消费价格上涨的成本。不仅仅是世界,美国本身也会遭受损失。”

强大的市场是“王闸”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美建交40年来,双边商品贸易从25亿美元增长到6335亿美元,服务贸易超过1250亿美元,双向直接投资累计近1600亿美元。在本轮贸易摩擦之前,中国是美国飞机和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场,也是汽车、集成电路和棉花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每个美国农民平均每年向中国出口1万多美元的农产品。

从全球来看,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万亿元,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全指出,中美将会受益于对方,而争斗将会伤害对方。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非法供应削减最终将影响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黄汉全说,以5G为例,华为从标准制定、专利技术、设备制造到提供具体解决方案都有许多领先优势。美国和华为合作的核心供应链已经超过30个。因此,禁止华为5G技术将美国基于5G的高技术产业与中国市场隔离开来,不仅会降低美国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还会增加美国用户的成本,最终影响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因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首席专家陈东琪表示,应该努力回到中美竞争发展的轨道上来。但是,如果美国政府决心将贸易摩擦升级为科技战、金融战和其他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就应该依法予以有力打击。

他指出,中国强大的市场将是处理贸易摩擦的“王牌”。陈东琪认为“国王轰炸”可以击败敌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用消费引领供给创新。加强对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市场吸引力。聪明的国家和企业不会放弃强劲的市场。

技术封锁和非法供应切断是科技自力更生的机会。

除了法律和合规对策之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也提议从贸易摩擦的“危险”中抓住机遇。

陈东琪表示:“中国出口企业一定会扩大出口渠道,从非美国经济体获得新的出口产品空。它们必须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链潜力,从而促进国内产业和经济的升级和发展。”

陈东琪认为,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和非法供应切断,也是中国实现科技独立和高科技企业全面崛起的难得机遇。为了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和非法供应切断,中国企业必然会迅速调整和优化供应链,寻找外部替代方案,以确保技术产品的供应链不会中断。利用卖方未能提供内部更换的优势,将原始技术“备用轮胎计划”转化为常规技术,并尽快投入商业使用。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科技自主进程和节奏,形成核心技术及其市场控制能力。这三项措施生效的先决条件是它们能够得到市场生态的支持。

对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全也认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巨大,国际科技合作的高层次、多层次、全方位格局正在形成。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进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