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经历了20年的发展。在此期间,新兴的新形式不仅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也对监管提出了挑战。目前,监管力度仍然很大,如何平衡安全与便利仍然是各机构需要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在金融科技新时代的十字路口,各种支付机构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变革和发展“绿洲”。然而,如何在保持合规底线的同时找到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已经成为当前支付机构转型的关键。
清理非法洗牌加快速度
进入2019年,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强有力监管将继续下去。据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央行系统共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出59笔罚款,罚款总额4764.3万元,涉及39家支付机构。yeepay、汇超、移动支付、中等支付和盛大支付都在名单上。其中,违反清算条例和反洗钱条例是处罚的主要原因。
数千万罚款的发放只是近年来支付行业严格监管许可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9日,央行公布了第七批支付机构支付许可证延期结果。“世界支付”和“新疆一卡通”不包括在已批准的续订列表中。9月,新疆智能卡被吊销了支付许可证。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已经发放了271份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取消了34份,237份支付许可证仍留在中国。
其中,合规意识薄弱、控风能力差、占用、挪用、借用客户准备金等重大违法行为、公司管理不善、业务发展不到位成为支付机构“滞后”的主要原因。
"目前,一些组织没有获得足够的罚款."支付行业的一名高级研究员今天在《北京商报》上告诉记者,“以前,许多机构支付款项是为了准备资金。现在,由于监管更加严格,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许多机构已经没有业务,转而转向灰色地带,如非法现金兑现和为非法网上借贷、赌博和赌博平台提供支付渠道”。
除了持续的罚款,支付许可证的销售也逐渐降温。“支付许可交易显然没有几年前那么火爆,价格也大幅下跌。”研究人员说。
不过,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波(Wang Pengbo)今日在北京商报告诉记者,支付许可交易仍有需求,但价格应根据许可业务的范围、地理范围和业务发展来具体确定。
毫无疑问,支付行业的发展正迎来新一轮的重组和变革,监管措施包括切断直接联系和集中保管储备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也需要及时调整方向,以避免在未来发展中出现短期利润,因为早期发展会产生问题。
巨人挣扎着刷脸来付烟
事实上,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加强和实施,为支付行业创造了一个更加规范、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支付行业也迎来了今年顶级设计的新政策机遇,这更有利于行业各个部门专注于研发、业务探索,逐步扩大在新兴支付技术中的市场份额。
今年8月,央行发布了《金融技术(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以下简称《发展规划》),重点是“加强科技支撑的支付服务”,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支付标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移动支付技术架构体系的建议;促进条码支付互联,实现不同应用和商家条码标记的相互识别和扫描;探索人脸识别离线支付安全的应用,利用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注、模式识别等技术,通过使用特殊密码、“非敏感”实时检测等技术实现交易验证。
一方面,发展计划为支付行业提供了政策机遇,这将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探索新的支付方式时,一些企业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
今年,刷脸支付已经成为支付行业的一个热点,各大巨头相互竞争。一方面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它们正在面对面支付的战场上战斗,目标是离线支付场景和增加市场投入和补贴。在刷脸支付电路的另一边,“国家队”的成员受到了欢迎。10月,银联发布了新的智能支付产品“刷脸支付”,正式宣布进入刷脸支付市场。
“现在一些支付机构已经从个人特点出发,对指纹支付、虹膜支付、语音支付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根据人类特征的独特性,生物特征被用来识别用户身份。生物计量支付也将成为未来支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些行业分析师今天在北京商报告诉记者。此外,各种支付机构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支付方式。物联网支付、光子支付、声波支付、虚拟现实支付、非感应支付等不同场景的支付应用正在悄然出现。
小组织努力生存,并向b端派遣部队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支付业务发展趋于成熟,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手机支付的普及过程中,人口红利正在萎缩,高端市场明显饱和。赚取增值服务费、转向B端支付和跨境支付已成为支付机构的新方向。
最近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9)》显示,就移动支付市场份额而言,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与巨头共舞,在强大的产业结构下,中小支付机构的生存受到挤压空。如果我们想继续发展,支付机构不能像过去那样单方面追求规模经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当前支付机构转型的关键。
王鹏波提到,与离线收款机构和具有现场优势的支付机构相比,在线支付机构生存压力更大,处于转型阶段。他们必须深入到行业中去制定解决方案,但仍有一定的成本压力,可以做的行业仍需发展。
意大利新成立的公司首席运营官关恒(COO Guan Heng)今天在北京商报上告诉记者,支付公司未来仍应以向B为主要发展方向,为商家和特定的子行业和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系统和增值服务。例如,为医院、景点、零售餐饮等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苏宁金融学院研究员黄大支今天在《北京商报》上告诉记者,大多数没有股东背景和现场资源的中小型支付机构都选择了改造B端渠道,许多机构选择通过SaaS服务来增强商户的能力。此外,为了应对企业纳税筹划的迫切需要,一些支付机构推出了今年相当受欢迎的增税项目解决方案。“为企业制定税收计划,将企业税与公司的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税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出境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等优惠政策,许多机构也在寻求跨境支付。例如,德国公司Wirecard最近宣布将购买BCCI进行支付。一些分析师表示,无线卡选择购买BCCI进行支付,正是因为其跨境支付业务。
“海外支付机构和清算组织在中国落地时需要做收款业务,需要与国内当地支付机构合作。目前,海外支付机构也在收购国内支付公司,这为支付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力空关恒说。
《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岳品宇和马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