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2018年统计监测报告发布
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统计监测报告,全面分析了2018年卫生、教育、经济等领域的实施情况。
结果表明,《纲要》的执行总体上进展顺利,大部分目标提前实现,但个别指标的某些领域仍存在差距。
数据:妇女的健康教育、就业和其他水平继续提高
> >健康:
⑴产妇死亡率继续下降。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8.3/10万,比上一年下降6.6%,比2010年下降39%,高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妇女生殖保健服务不断加强。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从2010年的61.2%上升到2018年的75.5%,但与《纲要》规定的"达到80%或以上"的目标仍有差距。
> >教育:
(1)义务教育中的性别差距基本消除。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接近100%,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距。(2)接受高等教育的妇女水平有所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26.5%上升到2018年的48.1%,自2015年以来,《纲要》的" 40% "目标提前实现。其中,2018年,高等教育女研究生人数为135.6万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9.6%,女大学生人数为1487.4万人,占52.5%。女大学生的总数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 >就业:
(1)妇女的就业选择更加多样化。2018年,全社会就业妇女比例为43.7%,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超过了"保持在40%以上"的"纲要"目标。
> >社会保障:
(1)妇女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继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妇女人数超过5.4亿,比上年增加1926万人,是2011年的2.9倍。(2)更多妇女享受基本养老社会保障。(3)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妇女人数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建立了法律法规性别平等评价机制,省、市、县三级建立了3,389个法律援助机构,360,000多名妇女获得了法律援助。为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公安机关2018年破获了434起拐卖妇女案件。
差距:明年是《纲要》结束的一年,仍有目标有待完成。
2020年是《纲要》的最后一年,但在某些领域,个别指标仍有差距。
截至2018年底,大多数指标都达到了《纲要》的预期目标。然而,妇女常见病筛查率、村委会成员中妇女比例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指标仍远未达到纲要的目标。仍然需要努力提高接受职业教育的妇女比例。
> >区域健康发展存在差距
虽然我国妇幼卫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2018年,中国东部孕产妇死亡率为10.9/10万,西部为25.2/10万,西部为东部的2.3倍。
> >政治参与水平需要提高
2018年,妇女在村委会成员中的比例为24%,但与《纲要》中“达到30%以上”的目标仍有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