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晚清,当时的中国文人都很反感,认为他们没有睁开眼睛看世界,是对世界一无所知的“无知者”。然而,这真的是全部事实吗?
从美国晚清时期的一件中国文物可以看出,可能有一群中国文人假装睡觉,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一心只读一本“圣书”。然而,不少中国学者睁大眼睛,敞开心扉,凝视着整个世界。
证明晚清并非所有中国文人都睡着了的文物是浙江宁波政府的一块小石碑。然而,它的位置非常特殊。它位于华盛顿纪念碑,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标志性建筑。据说具体位置在纪念碑内的小建筑的第十层。
至于这块小小的石碑,为什么它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一个根本不属于它的文化圈的地方?时间将转移到1848年7月4日,那时华盛顿特区为华盛顿纪念碑的庆祝活动奠定了基础,并从世界各地收集了纪念品。
当时,与美国有贸易关系的浙江省宁波地区,出于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制作了一块刻有“迎欢直乐”碎片的小石碑。这块石碑被在中国传教的美国传教士带回华盛顿,并被放置在华盛顿纪念碑上。
《迎环志录》由前闽浙总督徐继畲编撰。在这本书里,中国文人最终放弃了中国意识和中国与外国人的观念,将中国定位为亚洲国家,而不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与此同时,西方伟大的地理发现的结果以直接的方式被提出,地球的概念被写了出来,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标志,我们现在都很清楚,都被标记出来了。
更有价值的是,这本书也反映了政治制度,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西方国家常用的民主选举制度。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中国碑上刻下的碎片是徐继畲在他当时的书中对美国制度的理解:“米利肯的美国是一个一万英里的国家,没有皇家头衔,没有世界规则,没有公开发表评论的公共工具,创造了古今从未有过的局面。泰西的古今人物不能把华盛顿作为他们的名字吗?”。
以及对华盛顿“建国但不把权力传给后代”的个人经历的感叹。他足够勇敢,赢得了战争,并在曹流建立了分离主义政权。这把三英尺长的剑被举起来了,这片领土已经开放了数千英里。这不是非法的头衔,也不会传给后代。它是作为一种选举方式而产生的。这几乎是世界上的公共事务。它是基于三代人的遗产。他的治国主张良好的道德,不是武术,但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尝过他的肖像,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唉!我不认为人是杰出的。"
当然,《迎欢之乐》不仅描写美国。徐继畲书写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存在实体政权的每一个地方,包括当地习俗和人类感情。可以说,《迎欢之乐》配有《地球》百科全书。
从徐继畲,可以写出一部概括世界的百科全书。不难发现,作为一名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徐继畲已经清楚地明白了他那个时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模糊之处。
然而,这无疑颠覆了小源以前的信念,即晚清人不了解以前的世界,盲目自大。最后,《迎欢之乐》传入日本后,成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了解西方世界的基本书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