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五周年

重大河网新闻(记者朱传鹏)十年运河建设攻坚、长距离引水和长夜公共工程。12月10日,在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5周年之际,南水北调中线鹤壁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与300名中学生一起走进鹤壁市七滨中学,清点过去5年“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情况,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日快乐”。

300多名教师和学生庆祝了南水北调工程五周年

在市民演讲厅现场,鹤壁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积极与学生互动。摘要:从一滴水的故事入手,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现状,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由来和启动工程的必要性。学生们感受到了12年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

工作人员和同学们还阅读了宋代朱Xi的《读书思想》。“请让运河变得如此清澈,因为这里有流动的水源”。

为了清洁水的可持续北移,南水北调工程人员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忠诚、清洁、责任、科学、务实、创新”的新时期水利精神。

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说,他们应该想到饮用水的来源,“喝水时不要忘记打井”,珍惜水,节约用水,带头保护水,长大后更好地回报社会。

南水北调工作人员和全体师生祝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通五周年生日快乐!”他称赞了南水北调,并在“南水北调千里难收,一点点滋润人心,每一滴都要珍惜”的旗帜上签下了庄严的承诺。

经过五年的供水,中国北方近30条河流恢复了生机。

自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全面开工以来,共调水259亿多立方米。南水北调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24个大中城市的主要水源,直接惠及5859多万人,水质稳定在二类以上地表水。生态恢复后,中国北方近30条河流告别干旱,恢复了生机。在北京,南水北调占城市自来水供应的73%。在天津,14个区的居民都喝“南水”,南水已经成为天津供水的“生命线”。河北省80个市、县、区使用“南水北调”。

在过去的五年里,河南省所有37个市县的供水系统都已接通。郑州市中心城区80%以上的自来水是“南水”,鹤壁、许昌、漯河和平顶山市主要城区的自来水都是“南水”。五年来,已向鹤壁、濮阳等周边城市供水约6.3亿立方米,并连续九次向鹤壁奇河供水近5000万立方米的免费生态用水。

近五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河湖生态补水和水质明显改善,水位普遍上升。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日益明显,社会反响良好。正是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帮助,鹤壁市的水系才跃居前列。海绵城市正在“六城共建”的进程中大步前进。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