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新闻]曙光医院与天师集团签署新药临床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6月2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天师集团在天津天师集团总部签署新药临床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曙光医院成立于1906年。它是一所百年历史的医院,是由省级部门联合建立的研究型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国际标准组织中医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组织/TC249)的秘书处单位。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新药开发GCP平台建设。天师是中国一流的新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其业务范围涵盖中药、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领域。特别是在中药新药研发和中药新药国际注册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双方签署了临床研究战略协议,成立了“天师曙光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双方将在创新中医药研究、高水平一期临床研究、优势临床学科临床研究(二期和三期临床)、中医药技术标准研究、国家高水平课题联合申报、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发表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曙光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健和天师控股集团董事长阎锡军出席了签字仪式。首先,医院GCP中心主任魏源安介绍了双方签署战略协议的背景。随后,曙光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胡益阳教授和天师研究所执行主任周平良代表各自单位在全体与会人员面前签署了战略协议。秘书马俊健、天师控股集团董事长严锡军、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组织/TC249)主席沈元东共同揭牌将在曙光医院成立的“天师-曙光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中心”。

马俊健书记代表曙光医院对双方签署战略协议、成立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中心表示热烈祝贺。她介绍了曙光医院的发展历史和医疗科研现状。医院高度重视双方在临床研究方面的战略合作,并将为确保各项合作内容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双方的合作有望为我国创新药物特别是中药产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做出一定的贡献和示范作用。

阎锡军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天师曙光创新药物临床研究中心”的成立意义。他说,中药新药的研发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阐明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建立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其疗效和价值。为实现中药生产的数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应创建一种“能说标准语言、数字语言和智能语言”的现代中药。同时,阎锡军董事长表示,将尽快实施具体合作项目,建立双方定期沟通协调机制。

正式签约仪式前,曙光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胡益阳教授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组织/TC 249)主席沈元东分别就“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进展”和“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标准化组织/TC249的现状和未来”做了学术报告。

曙光医院医院管理局局长王建一也出席了签字仪式;杨薛军,科技一处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所洪雁博士;天师研究所专业主任李洪斌;天师控股集团研究所临床中心主任刘锐。来自天师的科研、生产和营销部门的2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