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韩宝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系主任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高质量发展,重点是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始终实现“两个不可动摇”。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各种形式。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其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正确处理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关系。在再分配过程中,不仅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整机制,加强税收调整,完善直接税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还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整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同时,要重视第三次分配,发展慈善社会福利事业。特别是要加快形成鼓励努力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和调节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制度机制,实现公平、正义和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和完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有必要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消极市场准入名单,改革生产许可证制度,完善破产制度。加强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加强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繁荣。

第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核心技术攻关新体系。第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和创新的体制机制。第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种主体的整合创新。

第五,在更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我们需要实施更广泛、更广泛、更深入的全面开放。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高地。我们应该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外商投资制度。同时,要完善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六,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以新的发展观为价值导向,以深化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为主线。完善制度和机制,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同时,要大力实施农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永刚小果盛家彬责任编辑/照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