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普兰的国际边境贸易市场信息(一):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

如果你开车去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普兰县,或者在普兰的乾隆关或歇尔瓦港从事跨境贸易,你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从海拔约4700米的老巴嘎镇到达海拔约3800米的多友村。再往前走,你会看到一座宏伟的建筑正在建造中。那是即将建成的普兰坦加国际边境贸易市场,位于孔雀河畔,是进入普兰坦加县的唯一途径。它所在的地方是老普兰坦加县。

图为波伦市场上一个美丽的尼泊尔手工铜壶:赵国栋

了解波伦历史的人都知道波伦古老的国际贸易遗址已经改变了好几次位置,但它从来没有缺乏繁荣和多元化的文化。仙柏林寺位于普兰县西北部的山顶上。周围破碎的墙壁仍然清晰可见,似乎在诉说历史的风雨。据当地人说,这座寺庙曾经是阿里地区最大的寺庙。普兰县许多村庄的人曾经是寺庙的成员。他们不仅为它献祭,还为它挑水、拾柴、做各种家务。看着高耸的山顶,劳动人民对封建农奴制的抱怨似乎在群山中回响。

仙柏林寺山脚下,曾经是边境贸易市场的所在地,现在找不到任何踪迹,只有四周漆黑的悬崖洞穴还在,仿佛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后来,市场转移到它目前的地址,即波伦镇内。现在,它又要重新定位,开始一个新的历史旅程,去一个更好的地方。

图为唐家国际市场摄影公司正在建设中的赵国栋

多元文化使波伦这个人口不到1万的边境小镇充满新奇感。一般来说,当地人会把市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国际市场,另一部分叫做尼泊尔市场。

国际市场是指印有“中国西藏普兰边境贸易市场”字样的市场。市场条件良好,共有54家店铺。但是这些商店不完全一样,所以租金也有差异。其中,设备较好的路面占大多数,因为市场每年运营约7个月,7个月租金超过2500元,而设备较差的路面租金为2100元。这些商店绝大多数是尼泊尔边境居民和商人租赁的,只有少数是印度商人租赁的。黛比是市场上著名的尼泊尔商人,他的生意蒸蒸日上。每次我去,他都“用直升机”(朋友的意思)给我打电话,然后一会儿用英语和藏语赞美中国的好,赞美中国共产党。

尼泊尔市场是指在国际市场之外形成的市场,由尼泊尔边境居民和商人主导。那里的经营更加自由,规模也更大。尼泊尔市场主要出售木碗和卡片垫,每个商店都需要木碗。甚至许多商店都以木碗命名,最常见的名字是“尼泊尔木碗批发商店”。因此,没有办法用通常的名字来定位商店。

大多数前来交易的商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仔细地看着他们,选择木碗和他们喜欢的其他商品。也有一些人先找店主,然后根据店主去商店,形成了一种“人知店”的特殊现象。许多从其他地方购买木碗的藏族商人可以喊出许多店主的名字。

图为一张1万元的木碗照片:赵国栋

那里有很多批发木碗的商人,西藏昌都的藏族商人通常购买量很大。一名昌都商人说,他每年在市场上购买近2万个木碗。他认为波伦的木碗质量好,图案好,所以卖得很好。木碗有从小到大的各种尺寸,价格从300元到数万元不等。还有一些镶有银饰物和宝石的木碗,它们非常漂亮而且昂贵。

关于木碗,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每当我坐在茶馆里,我总会遇到带着自己的木碗到茶馆喝茶的人。这些客人大多来自波伦的当地人。当他们去茶馆时,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小木碗放在包里,拿出来后倒茶。甚至一些客人也带了一些酥油,那些含有酥油的是特殊的木制酥油盒。即使是几岁的孩子也是如此。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无论这种文化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我认为应该有一些当地生活观念和兴趣的影子。

照片显示,商人正在购买摄影用木碗:赵国栋

在尼泊尔市场的外围,靠近大山,也有一些商人主要批发服装和日用品,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甘肃。店主经常聚集三到五个人用甘肃方言聊天,甘肃方言非常活泼。他们的大部分货物都分发给尼泊尔商人,特别是在9月中下旬之后,尼泊尔商人开始购买一些衣服、毛毯和其他日用品,准备通过乾隆关运回尼泊尔出售。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据说这些商品在尼泊尔很受欢迎。

图为尼泊尔人携带刚从乾隆关抵达市场的货物。照片:赵国栋

语言最能代表波伦市场的文化融合。藏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是随着汉族商人的增加,特别是到波伦的游客的增加,汉语的使用频率也在增加。正因为如此,尼泊尔人、印度商人和当地藏人正在学习汉语。如果你走在普兰的边境贸易市场,不要因为说藏语或尼泊尔语而感到不便或羞愧,因为那里的人非常尊重说普通话的人。尼泊尔商人总是热情地向你解释,甚至从侧面吸引懂中文的人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受。他们总是努力用中文交流。

然而,许多关于商品的功能和历史的讨论似乎只能用藏语进行,因为只有在藏语环境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商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可能与尼泊尔边境居民和商人的原籍有关。

图为黛比为顾客装货:赵国栋

大多数在普拉姆做生意的尼泊尔边境居民来自离中尼边境30公里的里米。他们的语言大多是藏语。在普兰县,有些人直接称他们为尼泊尔藏人。穿过歇尔瓦门后,他们最多只能行驶30公里到中国境内,然后他们就不能再行驶很远,而且他们很难离开普兰县(Pran County)市。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基本上是从县城和县城周围的村庄中定位和感知的。有一次,有人说尼泊尔商人黛比是印度人。当他得知此事时,他非常生气,拿出手机给我们看他家乡的照片。他说:“唉,我是尼泊尔人,就像你是中国人一样!”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家乡的爱和依恋。(待续)(中国西藏在线/赵国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