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整合资源,发挥职能优势。从完善法律服务、加强法治宣传、做好人民调解、建设法治村、严格依法行政五个方面做好了基层司法工作。它不断向探索建立一种结合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注入法治要素
一是促进资源下沉,提高法律服务供给水平。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搭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使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法治精神渗透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中。目前,整个地区的244个村庄都有司法行政讲习班和法律咨询办公室。完善和实施一村(社区)一名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功能和“一村(社区)一名法律顾问”的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村级法律宣传活动,建立法律顾问服务微信群,实时解答群众疑问,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法治扶贫,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等节点为贫困人口提供法律盛宴,引导法律服务互助,积极为农村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提供法律指导,为农村振兴和扶贫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充实普法队伍,构建立体的法制宣传网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宣传”的普法责任制,坚持重要时期,配合区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各普法责任单位被督促动员,结合自身业务开展了100多项法制宣传活动,开展了15000多次公众咨询,分发了30000多份宣传小册子和传单,直接教育了30000多人。围绕“75岁普法”中心的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组织了“法轮雪城75岁普法之旅”、“新时期文明实践促进会”、“枣庄百人法治促进会”等专题活动。它深入到整个地区的中小学为年轻人宣传法律,深入到农村地区、企业为农民和企业职工宣传法律。举办各类普法讲座100多场,分发宣传资料7000多份,教育5人以上
三是优化调解机制,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筑坚实的防线。我们将加强对冲突和争端的调查。对重点季节和重点地区的冲突和纠纷进行网上调查,对重大疑难纠纷进行联合协商,协调和协调跨地区纠纷。我们要及时把握潜在纠纷和社会不稳定的迹象,解决初期矛盾和纠纷,真正就地解决矛盾和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推进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完善,加强与法院、公安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融合,做好案件对接调解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纠纷调解效率,有效防止冲突和纠纷升级。截至目前,该地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案件203起,调解成功198起,其中疑难案件12起,调解成功率97.5%。
四是落实制度,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以深化“法治镇(街)、法治村(居)”建设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通过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增强居民自治组织的法治能力,推进村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加快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积极引导村内居民争取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点),推进乡镇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文化阵地,逐步完善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开创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体系相适应的新时代目前,全区共有97个村(居)被命名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周莹镇铁佛村、长征街村和珠江社区被司法部和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第五,严格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治经营环境。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策法律审查“三制”,推进行政执法法制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全面公布行政执法部门职权清单,推进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权事项的网上操作。实施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清理全区认证事项,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制度,严格控制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工作中的审核,努力为服务企业营造法制环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定期分析民营企业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高发的类型和领域,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机制,坚决制止和纠正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侵犯民营企业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资料来源:薛城司法行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