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政法委从思想、作用和行动三个方面推进了改革。深入实践改革,确保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的决策安排。
首先,从思维的深处去改变,改变干部的“活力”
他提出了“从政法角度看政法,从政法角度做政法”的思想。在改革、统筹和决心的基础上,他发起了建设安全青岛的攻势。
它提出了“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服务发展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全面开展了政治安全、反腐倡廉、基层治理、公共安全、信访等六大斗争,维护稳定,服务发展。
提出“让老百姓舒服、让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大力开展“推出管理服务”改革,改革执法环节,优化法律服务,大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安全、高效的一流法律经营环境。
它提出了“不讨论我们能否做好,而只研究我们能否做好”的思想。通过容错、纠错和积极激励,不仅要引导干部依法办事,而且要把它绳之以法。他们不应该为困难找借口。他们只应该想办法成功,坚决解决影响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第二,从困难的角色转变,转变群众的“满意”
政府率先改革创新,为新时期的改革发展提出了“陪护”、“酒保”和“搬运工”三大角色。今年以来,全市人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8.5%和97%。
做一个好的“陪护”
“护送”的实质是法治。我们建议充分发挥政治学和法学的作用,充分运用法治的思想和方法,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自觉实现各类市场主体的“三个平等”:平等待遇、平等保护、平等执法,使广大企业和企业家能够集中精力创业,安心在青岛投资经营。
做一个好的“酒保”
“酒保”的本质是服务。今年以来,我们发布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我们先后出台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见》和《营造法治经营环境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便利、有益的措施。我们建立了三个制度:产权保护联席会议、民营企业发展联席会议、政法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联络。组织全市469名政法领导干部与538家民营企业建立全天候联系,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阻滞点和痛点。
做一名“山地搬运工”
搬运工的本质是负责任。对失信者,我们建立了“联合处罚”和“信用修复”机制,重点是“化解企业执行难、公益诉讼制度和政府产权纠纷”三大战役。实际结案6718起,实际执行金额22亿元。推动公益诉讼拓展到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文物保护和新老动能转化五大领域;对涉及政府的产权纠纷进行专项处理,及时处理85起涉及政府的产权纠纷。
三、从实际行动改变,改变事业“新高度”
建设“法之谷”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开放战略,着力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为先导,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国际法律交流和配套产业“三个新高度”为起点, 全面启动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智慧谷”建设,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中心,营造一流的法律经营环境,力争在三年内实现法律服务产值1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
创建“精神谷”
今年以来,我市被批准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主办了“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和“首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会议发表的青岛声明宣布,全国心理产业会议将永久落户青岛。在此期间,我们培育了一批心理服务品牌,如胶州的“清洁工程”和城阳的“瑞阳新宇”。青岛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心理健康品牌城市。因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心理预防城市的目标,从心理学理论研究、心理学实践应用和心理健康产业的“三个新高度”出发,全面启动“心理谷”建设,促进人民和平、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环境的形成。
打造“金之谷”
以我国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财务管理公司为契机,以落户青岛为契机,以建设法律金融和智能金融示范区为目标,打造金融与法治、科技、人才、市场、管理、信息等要素互动、深度耦合、共生、共同繁荣的新高地。以规划和布局“金之谷”建设为出发点,努力通过法治赋予金融权力,注入新的活力,激发新的动力,为青岛金融市场创造新的格局。(作者: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