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中国日报“21世纪杯”河南省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校长赵胜利(左一)、中原工学院前副院长、河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执行副主席杜建辉(右一)颁发了冠军。

12月7日,由《中国日报》和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联合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媒体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以下简称“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联合主办的第25届“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英语演讲比赛在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圆满结束。经过激烈的竞争,南洋师范大学的陈静、郑州大学西亚学院的左氏和河南大学的李郝勇分别获得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名。他们将代表河南学生参加明年3月举行的全国半决赛。

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云祥为亚军颁奖。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研室主任陈春华为颁奖

本次比赛分为三个部分:准备演讲、即席演讲和现场问答。准备好的演讲主题是“没有人是孤岛”。此次比赛吸引了河南省40多所高校近万名学生参加。经过一系列网上和校园比赛,来自20所高校的35名优秀学生最终进入河南省决赛。

为了保证比赛的学术水平,中原工学院前副院长、河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杜建辉、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云祥、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哲、郑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索成秀、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俊杰、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傅江涛、贝尔纳多·费利斯-安杰洛·明格

同一天,参赛选手围绕演讲主题,引用薄熙来和侃侃的话,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平静地处理了评委的问题。流利的语言、深刻的洞察力和优雅的举止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掌声。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哲在赛后发表了讲话。

比赛结束后,法官张哲教授对参赛者发表了评论。她高度赞扬参赛者的表现,并提出新时期外语学习者应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把握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世界、语言与现实的关系。演讲的内容充满了言语和行动,体现了说服力。同时,要注意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以充分展示自我能力。最后,她鼓励所有参赛者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不要忘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尽最大努力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一个好的中国故事。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校长赵胜利致辞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校长赵胜利在演讲中表示,本次比赛的参赛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自己的水平。他们不仅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还展示了他们的友谊。通过比赛,他们深刻理解了比赛的主题,展现了当代青年学生的良好风貌。他指出,在当前国家推广“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语人才,尤其是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他希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能越办越好,在新时期继续为培养高水平英语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研室主任陈春花教授表示,《中国日报》旗下的英文报纸《21世纪》将“提高中国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作为其使命之一,增强中国年轻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推动中国教育改革。“21世纪杯”演讲比赛作为中国顶级国际知名的英语演讲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年轻人才,为促进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和加强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日报21世纪英文报河南工作站负责人、第25届中国日报“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组委会主任杜晨表示,演讲比赛的主题是弘扬主旋律,培养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感情。他希望年轻选手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加深对国情和世界的了解,讲述越来越多精彩的中国故事,让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大,让世界了解一个更加全面、立体和真实的中国。

运动员的风采

据悉,《中国日报》的“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成立于1996年,由《中国日报》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媒体承办。这是中国每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公共英语演讲比赛(IPSC)的唯一选拔比赛。它已成为英语教育者和英语学习者的国际专业学习和交流平台,并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刘欣和皇冠,以及外交部著名翻译家孙宁、张璐和张静,都是这次比赛的优秀获胜者。他们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

参赛选手围绕演讲的主题,引用薄熙来和侃侃的话。

作为此次演讲比赛的主办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其运行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军委外语培训班。目前,该校园是一个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授权机构。它有三个主要学科,即军事科学、文学和法律。拥有两个外语文学和军事指挥科学博士后研究站,18个一级学科,两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是培养非通用外语本科人才的国家基地。目前,校园共有39个本科专业。除了33个外语专业,还有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军事情报、维吾尔语、藏语和闽南语专业。(中国日报河南新闻站)

资料来源:中国日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