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平多宣布计划发行累计本金金额为8.7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到期日为2024年。据估计,如果“绿鞋机制”(超额配售选项)被激活,品点将发行约10亿美元。高盛、美林、巴克莱和瑞银共同担保了这一问题。
发行可转换债券是成长型科技企业的一种有效融资方式。包括网飞、亚马逊、微软和其他科技巨头都使用这种方法来筹集业务发展所需的资金。
大数据: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股价面临波动
然而,资本市场数据(如下图所示)显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股票当天可能面临一些压力。
一些市场参与者表示,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对冲基金也会有一定的市场波动,股价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大数据显示,在可转债发行的第一天,股价可能面临压力,因为一些对冲基金将对冲一些风险。过去,中国可转换债券发行当天的平均跌幅超过4%。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品多此次发行可转换债券,为中国科技企业创造了新的纪录。公告显示,品多此次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有“赎回者”条款。
根据该条款,在2022年10月1日或之后,如果平托股票的收盘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的至少20个交易日中不低于转换价格的130%,平托将有权以债券票面价值(包括当前计息年息)的103%的赎回价格赎回所有或部分未转换的可转换债券。
投资银行的一些人士表示,该条款被触发时,公司选择以原价赎回可转换债券,股价上涨了130%,因此没有投资者愿意以原价赎回,因此该条款“相当于变相强制转换”。
从国际惯例来看,这一条款实质上要求企业用其未来的长期价值来维护当前股东的利益,并应以企业和资本市场对公司长期价值的相互增值为基础。因此,这一规定已成为近一半美国科技成长型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标准”。
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是首次在外资市场设立“有条件赎回条款”。为什么品多是第一家在美国资本市场吃螃蟹的中国企业?此次可转债发行将对多多和电子商务行业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总体趋势:可转换债券是高增长公司的有效融资渠道
自1843年诞生以来,可转换债券一直是成长型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Covertible bond)英文为可转换债券,指由公司发行的特殊公司债券,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转换为普通股。
西方经济学主流研究认为,可转换债券是企业持续满足未来融资需求的主要手段。199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具有长期战略意义的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将显著增加。因此,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融资策略。
能够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通常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具有被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的潜力和价值;其次,他们的业务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股票价格被市场低估。因此,可转换债券被视为增长巨头的“独家”融资方式。
历史上,许多科技巨头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进一步实现了高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在上市之前或开始时以这种方式筹集资金的技术巨头包括亚马逊、雅虎、网飞等。
发行可转换债券意味着企业的增长潜力最初被资本市场所认可。
2012年,阿里巴巴还大规模发行了一轮可转换债券。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时,投资者有权以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的价格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
近年来,随着cmnet的发展,新巨头发行的新一轮可转换债券在美国资本市场达到高潮。在品多宣布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包括滴滴出行和今日头条在内的中国科技巨头已经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启动了新一轮融资。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的电子商务巨头,多多在一年多的上市时间里,对资本市场表现出惊人的“高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的活跃买家数量已达到每年4.832亿人,按市值计算,该平台已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自2019年以来,品多的股价上涨了50%以上,成为纳斯达克增长最快的科技股之一。不过,钟彤董事长在此前的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也透露,根据钟彤的数据,阿里部门的包裹比例下降了7%,而多多的包裹比例上升了7%。
因此,可转债的发行不仅证明了资本市场肯定了平托多多未来的增长潜力,也证明了高速增长的平托多多通过这一高效融资渠道获得了未来全新的空业务布局,相当于“火箭获得了新的助推器”。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副主席霍娟在今年5月接受采访时认为,“发行人可以通过可转换债券有效筹集大量低成本资金,扩大投资者规模”。因此,“可转换债券是高增长科技公司融资的有效渠道”。
换句话说,当企业向资本市场证明其增长空时,资本市场也会提供类似“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渠道,帮助火箭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