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汽车市场的寒冬不仅袭击了中国,也席卷了全世界。以今年1月至6月为例。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的销售额都“无休止地下降”。尤其是在过去两年非常受欢迎的印度汽车市场,在今年8月之前连续10个月下跌,同比销售额下降了近一半。
唯一的例外是巴西。今年上半年,巴西是世界上唯一的主要汽车市场,同比增长10.9%。虽然下半年有所下降,但全年总体增长率保持不变。
繁荣之下,也有隐忧。
事实上,巴西今天的汽车销量比2016年危机前下降了很多——巴西的全国汽车产量在2013年达到374万辆,居世界第七位。接下来的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巴西的汽车产量都出现两位数的下降,分别下降了15.3%、22.8%和11.2%。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最初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贫乏的工业基础。然而,巴西的汽车工业规模庞大,但并不强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巴西生产的绝大多数汽车都是外国品牌和外国车型。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与巴西汽车业关系最密切的无疑是大众
桑塔纳(参数|图片)。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代帕萨特(parameter | picture),即帕萨特B2,上市后被称为北美量子,而巴西制造的车型则被称为——桑塔纳,颇具南美风格。在德国人眼里,中国和巴西这两个发展中国家非常相似,所以桑塔纳成为大众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同时,它也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第一家国内合资企业。
别提桑塔纳有多棒。中国汽车市场和巴西之间的关系一直持续到21世纪中期。无论是一汽-大众的都市高尔夫(参数|图片)、SAIC-大众的桑塔纳2000,甚至是今天仍然偶尔在街上看到的两辆车高尔(参数|图片),都是从巴西市场进口到中国的车型。
从某种角度来看,巴西汽车业绝对是中国的“老师”。事实上,巴西的汽车工业起步比中国早得多。早在1925年,通用汽车就在巴西建立了雪佛兰组装厂。由于远离二战,巴西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1956年,意大利公司Iso Rivolta将宝马第一款战后车型“宝马蛋”罗米-伊塞塔车型引进巴西,使巴西首次拥有汽车制造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和德国部门首次让巴西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辆,使巴西汽车生产能力升至世界前10名。
今天福特与大众结盟。事实上,大众和福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在巴西有过合作——1987年,两个集团在巴西成立了合资公司奥托拉蒂娜(AutoLatina),大众控股51%,福特控股49%。
虽然巴西的汽车市场现在几乎完全被外国品牌占据,但当时巴西人也试图建立自己的“独立品牌”,如PAG汽车(Automoveis),该公司模仿尼克基于大众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高尔夫的“独立品牌模式”。
与中国在2018年前持股不超过50%的股份制汽车公司的政策不同,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完全放开了汽车市场。海外品牌的涌入很快击败了新兴的巴西“独立品牌”,如PSA汽车。如今,巴西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业都由外资控制。在十几家汽车制造企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拥有外资,外资控制了企业总资产的95.8%,销售额的97.1%,利润的99.4%,员工的96.7%。
巴西的独立品牌企业几乎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了,因为它们无法与外国品牌竞争。即使是合资企业,巴西的合资伙伴也没有技术和少量股份,所以他们纯粹是作为合资企业中外国投资者的代理,根本没有发言权。如今巴西可以打造EMJ系列商业客机,销往世界各地,但它几乎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TAC、Agrale等少数品牌只有越野车和卡车等边缘产品,销量极其有限),这一点不得不令人遗憾。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现在自主品牌有了相当的实力。吉利、长城,甚至新汽车制造商之一的威来,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存在感,而且开始走向全球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年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比巴西的“自主品牌”更牢固。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也对外国汽车公司开放了股份比例限制。特斯拉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举进攻。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局外人”特斯拉(Tesla)的强大冲击——如果中国汽车品牌不能提高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它们很可能会像巴西的“自主品牌”一样被淘汰出局。事实上,独立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3.9%下降到今年的40%以下。即使他们没有像巴西一样被耗尽,也肯定会有压力。
过去适当的保护政策现在看来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失去保护后,我们如何保持竞争力?显然,中国汽车品牌不能停留在舒适区,而是应该以更开放的态度走出去。正如日本和韩国汽车品牌过去所做的那样,它们绝不能追随巴西的“独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