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华少:独立管网为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市场开拓带来新征程

2019年12月5日,中国能源研究协会分布式能源委员会年会将在北京举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主任兼副总经理傅华少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他表示,管网的独立性将为中国天然气行业带来重大变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在采取坚实有力的措施,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天然气交易。

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和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和中央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及油气系统改革的呼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新华社于2013年10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价格研究所和贸易中心。2015年3月,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在上海正式注册成立。2016年11月,上海油气交易中心正式开业。

傅华少表示,上海油气交易中心是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产物,肩负着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使命。在探索国内天然气市场交易的道路上,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做出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尝试和实践。

目前,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已经形成了上市、竞价、竞价和团购四种交易模式。除了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交易产品外,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还推出了液化天然气担保供应船预售、“南气北调”、“进口液化天然气一站窗口”和储气能力等创新服务,在确保中国天然气供应、检测市场供需变化、形成市场化交易价格方面发挥了强大作用。

到2018年,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年营业额达到604.5亿立方米(双边),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1%。到2019年年中,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成员人数迅速增加到约2500人。

傅华少表示,随着一系列成果的实施,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在国内外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正在扩大。2019年10月,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油气交易中心联合制定的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到岸价格在上海正式发布,为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贸易提供了定价参考,有利于培育国内天然气定价基准,及时有效对接国内外市场。

2019年是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转折点,全国管网公司即将成立。管网独立后,中国天然气市场将面临各种变化。

傅华少认为,在天然气交易中,管网独立性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然气价格模式将逐渐变化,下游天然气配送价格将有管道运输费两种模式;第二,上下游不可转让合同将日益成为主流。第三,销售方法将会发生很大变化。除了现有的长期合同,上游和下游应做好准备,以适应转售气体和调峰气体的出现。

“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傅华少表示,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仍面临上游大垄断、下游小垄断的格局,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还需要一段时间。高进口价格的长期关联仍将在一定时期内限制管网的开放和市场化。此外,如何使现收现付方案对上下游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如何加强监管,如何增加监管手段都是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可以预见,该计划与市场博弈之间的矛盾将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开始显现。

傅华少表示,虽然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目标将逐一实现:非国内天然气价格上下联动机制将逐步实施,国内天然气价格将逐步跟随资源价格的规律波动;交易中心定价的比例将逐渐增加,风向标的功能将出现。接收站将开放或逐渐正常化。储气库、储气产品交易会将逐步出现。因此,省级网络公司、城市燃气站点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变革浪潮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面临变革和挑战。傅华少表示,全国管网公司作为中国天然气产业的成立也给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带来了新的机遇。上海油气交易中心将抓住机遇,顺应大势,在中国天然气市场改革的道路上积极贡献力量,开拓前进。

上海油气交易中心主任兼副总经理傅华少、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大伟、中海油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战略研究员徐江峰被任命为中国能源研究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专家成员。中国能源研究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冯李文向三位专家成员颁发了证书。

资料来源:上海油气交易中心

作者:徐珊珊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