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广东移动今年将建设5G基站超过2万个,三年内超过200亿元

C114新闻11月13日下午(江穆钧)广东移动5G发展领先全国。广东移动规划技术部总经理蔡伟文表示,为了解决前向传输纤芯不足的问题,广东移动研究院和华为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信息通信技术是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美好、智能、便捷的数字生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深厚的感情。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具有超高速、超大连接和超低延时的技术特点。它必将全面推进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移动和华为联合举办的“半主动5G前端创新成果大会”上分享到,广东移动作为中国移动唯一一家在两个试点城市(广州和深圳)进行了三次测试(技术测试、规模测试和应用示范)的省级公司,5G测试进展居全国前列。在广州开辟了全球首款2.6GHz频段的5G手机,并在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建设了全球首款持续覆盖2.6GHz和4.9GHz的5G网络,为5G标准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广东移动将在三年内投资200多亿元建设覆盖全省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5G网络。目前,它已在广东省21个城市开通了5G基站,今年将建设20,000多个5G基站。它将首次在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实现5G商业运营。今年,大湾区将有5G的城镇间连接,其他市县将有5G的连接。到2020年,5G网络将持续覆盖县以上所有核心城区。

5G承载已经成为直接影响5G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前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蔡伟文指出,与主要基于D-RAN网络建设模式的4G网络相比,5G网络将在规模上采用C-RAN网络建设模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前向传输光缆纤芯资源。如果不考虑核心压缩方法,每个宏站的核心需求将达到36个核心。以每个CRAN机房10个宏站为例,单间前向传输光缆的核心需求将达到360芯。现有的光缆网络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的需求,必须采用核心复用技术来大大降低前向传输网络的核心需求。

有鉴于此,广东移动联合移动研究所和华为开展了被动、半主动和主动前向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创新试点。他分析说:“无源前向传输(Passive forward transmission)是业界相对成熟的低成本纤芯复用技术,成本低,完全无源,不需要电源。然而,目前只能提供3个25G通道,插入损耗大。主要用于前向传输光纤距离小于5KM且不需要监控和保护的场合。主动前向传输采用OTN技术,可提供完善的监控和保护功能,传输距离远超过10KM,但该站需要电力,成本远高于被动前向传输技术。目前,成熟的产品可以提供3条路线和25G频道,主要用于长途分机和贵宾站点的场景。半主动前向传输采用MWDM技术,由移动研究所创新提出。它具有管理、监测和保护的功能。传输距离可达10KM,可提供6个25G通道。费用在前两者之间。它可以作为被动前向传输和主动前向传输的有效补充手段,丰富5G前向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据介绍,广东移动在5G网络建设中已经采用了一些无源前向传输方案。然而,广东移动针对广深港高速铁路场景复杂、长距离、网络安全要求高、施工窗口短等特殊覆盖场景,采用无源和有源前向传输方案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并在广州番禺区平山涌大桥现场开展了随钻测量半主动方案的试点工作。使用一根光纤提供6个25G接口,牵引距离可达10KM,可快速打开车站,节省90%的光纤,缩短75%的建设周期,并提供保护和快速故障定位能力。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