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
云计算产业产业链主要包括软硬件制造商、通信服务提供商、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云服务提供商和云服务用户。硬件制造商主要包括终端设备、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存储设备、机房配套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制造商。国内华为、中兴、浪潮、新华和国外的IBM、戴尔、思科和日立都是这一领域的制造商。
云计算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整理
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公认的发展焦点。各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本投资,积极加快自身云计算的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全球信息产业企业不断加快技术研发和企业转型,抢占云计算市场空。据中国工业发展研究网报道,201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公共云收入达到13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到2021年,全球公共云收入将达到2991.8亿美元,2018-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1.7%。
2015年至2021年全球云计算收入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根据关雁田发布的《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云计算市场的高增长率为IDC创造了刚性需求。据高德纳称,2017年底全球公共云市场达到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5%。IDC估计,2017年中国公共云市场将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64.5%。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0%。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作为云计算的先驱,美国一直在云计算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在云计算时代,中美云服务制造商之间的差距已经显著缩小。根据高德纳的数据,2017年全球公共云市场排名前五位的是AWS、微软Azure、阿里云、谷歌和IBM,其中AWS拥有52%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拥有5%的市场份额,但它保持了100%的年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亚马逊2017年43%的收入增长率。
2017年全球IaaS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在云计算中,IaaS市场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是PaaS和SaaS的基础,也是巨人必须竞争的地方。IDC预测,全球公共云市场的IaaS收入将从2017年的249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78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33.2%。
2017-2021年全球公共云LaaS市场收入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2017-2021年全球公共云平台即服务市场收入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2017-2021年全球公共云SaaS市场收入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2017年全球公共云市场收入份额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云计算市场近年来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一方面,云计算巨头正在各个子行业全力以赴,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也在增加对云计算业务的投资。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17年达到786.3亿元,同比增长31.7%。
2015-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安全性和可控性是吸引行业用户的关键因素。在市场初期,私有云是主导因素,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8.8%。然而,随着对公共云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公共云市场的增长率超过私有云,达到37.0%,市场份额也在上升。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规模仍然由硬件投资主导。虽然公共云服务的市场渗透率增长迅速,但与全球公共云渗透率仍有很大差距,未来公共云服务仍有很大发展空。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容器技术的应用,平台即服务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另一方面,SaaS对PaaS层的需求越来越多,客观上促进了PaaS的快速增长,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1亿元。
2017年中国云计算细分市场的规模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2017年中国云计算细分市场的销售份额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从区域结构来看,华北、华东和华南是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成为领先地区的三大区域。整体市场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7.3%、27.9%和24.3%。然而,市场增长率显示出放缓的趋势。随着中西部地区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云计算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
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区域规模和销售比例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从产业结构分布来看,2017年网络服务业仍将是收入比重较大的行业市场,但增速会有所下降。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制造业正变得阴云密布。制造业的云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上升至16.4%。
201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行业规模和销售比例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技术部
IDC 2018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预测(Global IT Industry Forecast)显示,到2020年,90%以上的企业将使用各种云服务和云平台,超过1/3的组织将建立云管理机制。Gartner还指出,2018年企业数据中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制定一个模糊的战略。云策略是根据客户的不同业务发展需求,将不同的服务部署到不同的云,包括混合云平台和公共云或私有云中不同云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一方面,采用云部署意味着企业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云平台和产品,可以有效防止单个云平台停机造成数据丢失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在部署云时可以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云平台,从而改善工作负载的运行状态,提高企业的整体负载效率。第三,云可以避免受到云供应商的限制,使企业能够根据对不同云服务提供商的产品优势、成本性能和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估,选择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提供商。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用不同的云策略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模糊战略可以加速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严观天霞。请指出重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