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峰和捷成控股有限公司的其他三名成员虚假增持股份以接收监管信函。大股东和一些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在“大喊大叫”增加持股,反对“玩弄”股东

11月28日,捷成集团宣布已收到深交所关于郑强、薛俊峰和邓暠的监管信函。原因是这三个人错误地增加了他们的持股,并承诺增加公司的股份。在披露期间,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

2018年7月9日,捷成宣布,控股股东徐子全、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核心团队计划从2018年7月9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总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累计增持金额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该公司高调增持股份的计划未能兑现承诺。6月21日,深交所向捷成发出关注函,要求捷成、其控股股东及相关计划持有人解释与该计划相关的问题。

捷成在后续回复中表示,增加员工数量的计划是由徐子全董事长在征询董事、高级管理层和核心团队成员的个人意愿后决定并宣布的。增加雇员人数以增加雇员人数的具体意图和计划如下:

回复后几天,捷成控股在7月1日宣布将终止增持计划。此举引发了对捷成资本状况的大量讨论。

“大声喊出来”是为了增持,但实际上“躲在后面”是为了大幅减持?

上市公司增持股份是好事,但在今年6月深交所收到担忧信之前,捷成增持股份的计划仍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如期实施。相反,与不增加持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捷成的股份一个接一个地减少,所有这些公司都处于增加持股的承诺期。承诺期内,控股股东和高管纷纷大幅减持。

2019年3月21日,公司控股股东徐子全通过深交所商品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流通股约5149.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徐子全仅从此次降价中就兑现了2.86亿元。

此外,捷成股份有限公司5月13日晚宣布,为了偿还股权质押融资贷款,降低股权质押风险,同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控股股东兼实际控制人徐子全计划根据转让价格为4.6元/股的协议,将公司1.64亿股(占总股本的6.37%)转让给珠海捷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价格为7.54亿元。股权的变化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化。

以上两项合计10.4亿元。

根据捷成6月14日的公告,精卓收到副总经理精厝发来的完成减持计划运营的通知函。截至2019年6月13日,精卓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将股份数量减少至213.58万股。股份削减计划已经完成。根据当天的股价,金卓盈利966.2万元。

前三季度,净收入和利润双双下降,短期贷款总额达15亿元。

10月25日,捷成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下降24.47%。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下降61.29%。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6.43亿元,即短期待还债务,比年初增加3.62亿元,短期贷款15.08亿元,但货币资金只有4.12亿元。

控股股东持有质押股份的98%。

根据三级报纸披露的数据,公司控股股东徐子全目前持有648,852,200股和635,865,855股,质押率高达98%。

“达摩克利斯之剑”——47亿美元的商誉

从2012年开始,捷成控股进行了大规模并购,并在电影、电视和教育领域迈出了雄心勃勃的一步。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到2018年,捷成以81.74亿元的总成本收购了20多家公司。由于公司收购的公司数量庞大,且集中在2015-2016年,绝大多数并购都签署了为期三年的赌博协议。截至2018年,即三年业绩承诺期后的第一年,子公司经营业绩达不到标准,公司不得不排除商誉减值准备。

2018年,捷成股份商誉减值总额为8.46亿元,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商誉仍高达47亿元。

(责任编辑:邵晓辉)

资料来源:贺勋网络

薛俊峰和捷成控股有限公司的其他三名成员虚假增持股份以接收监管信函。大股东和一些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在“大喊大叫”增加持股,反对“玩弄”股东的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