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带头示范、改变习俗、树立新风尚——平凉市在“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推出“千新风尚”

?——平凉市在“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推出“千新实践”

甘肃新报记者朱玉坤

自“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的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平凉市集中部署了为期三个月的“千村党组织领导万名党员承诺建立文明新习俗”运动,以应对马丁的常见习俗,如高价彩礼、大规模演习、人情礼仪重、招摇过市、封建迷信等,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正视问题,制定规则

“新娘一方没收新娘的嫁妆,婚礼按照全村统一的婚礼和葬礼标准举行,这样既省钱又省心。”灵台县西屯镇百草坡村村民杨烈秀谈到为儿子举行婚宴时,非常高兴。

近年来,白草坡村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规范了红白理事会,为新成立的红务办公室制定了“五个顾问、五个反对”,为简单的白务办公室制定了“六个建议、六个顾问”。它将党员和群众分为纪律措施、签署承诺书,并对陈规定型观念和不良习惯进行“操作”,如高价聘礼、人情对比、低维护和重葬。

11月6日,平凉市“千新风”运动启动仪式在灵台县百草坡村举行。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发表公开声明,引导群众改变风俗习惯。

据了解,平凉市为积极引导农民破旧迎新,改变习俗,出台了“千村党组织领导万名党员承诺建设文明新作风”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实施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同时,县、乡党委督促和指导各村建立和规范红白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的监督管理。广大党员和群众代表广泛参与了相关制度规范的制定和宣传,明确了婚丧事宜、程序、酒宴标准和奖惩激励等方面的规定,为改变风俗习惯发放了明确的卡片,建立了改变风俗习惯的宣传牌,使改变风俗习惯的实施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静宁县寺河镇周茶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在抵制高价彩礼方面,做了与百草坡村完全一样的事情:女儿结婚,儿子结婚,不想要彩礼,他不设宴,他用省下来的钱买了8头牛,发展养牛业,让村民脱贫致富。

“头鹅”引领变革

“实行转变风俗,党员干部带头是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了两个办法:一是要对村里的“两个委员会”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要成立“两会”(红白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来推进。其次,党员干部要带头签署“两本书”(承诺书和责任书),引导村民破旧迎新。静宁县荣威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胡双红说。

崇信县金平镇董洁村党员邵德奎的女儿结婚时,他的婚姻很简单。他拒绝为彩礼支付高价,也没有举行大型宴会。婚后,他还向女儿提供4万元作为创业基金。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两对夫妇最近参加了县里举行的集体婚礼。

在专题教育方面,平凉市党员带头签署了信守诺言的承诺,带头执行村规民约,带头对“索要高价彩礼、维持小家庭和大型葬礼、多炫耀财富、大规模经营、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说“不”。这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和标杆,党员的“雁行效应”不断出现。

这本书的新篇章

灵台县狮子镇草麦村紫苑学会会员曹栓鑫娶了女儿。婚宴完全控制在红白理事会规定的范围内,大大减轻了女儿婚姻的经济负担。

群众的充分参与至关重要。平凉市把群众宣传教育作为基础工作,进一步宣传法律法规,对文明新实践提出具体要求。在充分利用新时期文明实践站、村喇叭、第一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第一小组等平台开展改变习俗宣传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谐五星等各种文明评选活动以及文化表演和集体婚礼,引导群众改变婚姻观念,摆脱陈规陋习。

自“千新风”运动启动以来,平凉市1459个村都成立了红白会,修订和完善了村规民约。红、白、喜事的成本和人们的感情都大幅下降。一些村庄下降了50%以上。高价彩礼、大规模经营和大规模人情的传播已初步得到遏制。全市各村提倡低价彩礼、厚养小葬、勤俭节约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一种以党组织为主导的“法治、德治、自治、善治”的新型基层治理模式。

如今,新娘价格低廉,婚姻简单,婚俗新颖,孝顺老人在平凉农村基层得到广泛认可和遵循。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