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六次送达法律文件,但被执行人拒绝执行,撕毁了法院张贴的通知和公告。当法院面临这些“难以实施”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最近,宝安区人民法院遇到了这种情况。在众多单位的配合下,宝安法院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并依法强行清理了一个工业区,将园区的2万多平方米移交给申请人。
据了解,该工业园位于光明区龚铭街,争议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公园的所有者是一中时公司,申请执行人。2010年1月,一中时公司将园区租给被执行人的一家五金加工厂,被执行人随后将园区转租给20多家企业。
双方很快就发生了争执。益中时公司向宝安法院起诉一家五金加工厂。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审判,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最终判决,命令一家五金加工厂将租赁的2万平方米工业园区归还给一中时实业公司。判决生效后,一家五金加工厂拒绝履行退货义务,一中时公司不得不申请强制执行。
2019年3月18日,宝安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光明法院负责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六次向一家五金加工厂送达法律文件,命令其履行判决义务,将占用的公园归还给申请人,并告知申请人如果拒绝履行将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为五金加工厂的负责人,林无视法院的通知,还指派公园管理人员撕毁法院在公园张贴的通知和公告。
面对被执行人的消极对待和强烈反抗,执行法官决定强行宣告法院无罪。为了完成清理工作,我们必须首先澄清公园中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
执行法官的初步调查发现,向被执行人租赁工厂的20多家企业与被执行人保持了长期租赁合作关系。他们不清楚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之间的情况。他们担心法院的强制执行会影响他们的正常运作,甚至被要求搬出去。因此,对法院的执法工作没有任何了解,甚至一度出现对抗。
为了消除租户的担忧,执行法官将判决通知了20多家企业,解释了法律规定,听取了意见并回答了问题。申请执行人已与承租人就承租人使用铺位、厂房和其他事项达成协议,以寻求另一种法律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努力,除了被处决的人,公园里的其他房客都完全理解法院的处决。
为确保清理有序高效,宝安法院启动了“疑难案件与关键问题”联动机制。在光明法院的领导下,执行指挥中心与法警队和执行警察办公室协调,动员了40多名警察组成五个执行小组。光明区政法委协调公安、街道、消防等单位,派出50多名警察协助维护现场秩序,并安排消防、救援等力量协助。
11月14日上午9点,各单位警察在公园出入口、楼梯、角落、屋顶等关键点设置警戒线,隔离搬迁现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代理人也根据法院通知到达现场,但被执行人林没有出现。
执行法官再次向被指派执行人的法人公园管理负责人(保安经理)余牟斌宣读了搬迁决定,并要求他配合法院将涉及的公园移交给申请执行人。余牟斌既没有离开警戒线,也没有退出警戒线,拒绝在记录上签字。建议无效后,执行法官强行将负责人和两名保安带走,并强行清理现场。
五个执法队进入被执法人员依法占用的警卫室、多功能厅和三个安全宿舍,逐一清点、登记、搬出和装载房间内的物品。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见证了整个执行过程,并记录了整个过程。
到上午12: 00,所有物品将被装载和移出现场,并储存在指定的地方。在检查现场后,执行法官将把公园的总体控制权移交给申请人的执行人,并办理书面移交手续。遗嘱执行人将有秩序地离开现场。
宝安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宝安法院在全面总结“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了机制改革,保持了执行力,切实维护了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和法律权威此次强制清场是宝安法院今年10月发起“巩固2019年联大战争执行难基本解决成果”专项活动以来规模最大的集中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