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办的“这是中国”思想政治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以“演讲+现场互动”的形式大胆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用中国话语诠释中国奇迹,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研讨会上,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节目创作者就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从这就是中国的普及所带来的启示开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宣传部部长高昌礼在研讨会上表示,《这是中国》的流行为理论节目提供了许多启示。
改变政治谈话节目的无聊本质,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为什么中国人一出国就热爱祖国”和“好的民主是人民的福气”...这就是中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作为主旨发言人,密切关注当前公众最关心的政治问题,通过个人经历和侧面例子生动地解释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在研讨会现场,张维为分享道:“对中国道路的原创性研究,中国话语非常重要。西方关于中国的话语是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话语的结合。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反击。”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评论说,这个节目不仅理性,而且感性。“所谓的解释不纯粹是理性的。有时候会有争论。这是这个项目值得称赞的地方。”
“从更广阔的历史角度和中外比较来看,它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向我们传达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正是解决中国当前许多实际问题的基础。”《侠义岛》的负责人兼《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主任张元庆说。
“张教授最突出的一点是,他一直是一个很好的译者,用自己的话解释理论体系,并将政治语言、学术话语和公共话语无缝连接起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院长兼党委书记张符涛说。
招募观众为世界带来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这是中国”节目的现场观众都是由东方卫视和观察家网为所有网民招募的,无论是哪个地区或职业。在节目中,观众围坐在演讲者周围,形成一个零距离的“思维广场”。演讲者不回避任何尖锐的问题,也不谈论“刻板的修辞”,而听众可以在互动环节与演讲者进行辩论。在思维的碰撞下,真实的“中国故事”得以展现。
对此,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岷评论道:“与观众面对面的身临其境的演讲方式,缩短了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演讲转化为立体的交流,增强了理论交流的针对性,同时也增加了猜测的环节,使各方的意见在碰撞中产生共鸣,使节目有趣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