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入学考试取消了考试大纲,以消除“考什么和学什么”的弊端。专家表示,新规定不会影响武汉高中入学考试的提议。

——楚天都市报记者郭慧乔

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并解读最近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指出将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新规则引起了强烈关注。许多家长打电话给这家报纸,想知道它会对武汉的高中入学考试产生什么影响。昨天,《楚天都市报》的一名记者邀请武汉教育学院的相关人士和武汉部分初中的校长来解读这份文件。

改变“考什么学什么”

“学什么,测试什么”

《意见》提出,各地应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准命题。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高中入学考试中,将不再有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这样更重要的考试准备“警棍”。来自《楚天都市报》的记者了解到,以往的高中入学考试大纲包括各知识点的比例、分数和数量。也就是说,考试大纲允许老师依靠大纲,学生可以通过老师所说的和所做的基本理解考试的要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教学只围绕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大纲考试只要求教与学,教学大纲之外不要求教与学”。这也成为新规定的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要求的义务教育,认真做他们学的,而不是他们学的和教的。

这会改变高中入学考试的命题吗?武汉市教育学院的官员表示,新规定强调考试应遵循课程标准,不得超过或任意增加或减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考试大纲的取消对武汉市高中入学考试的命题没有影响。“目前,这一命题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的,超出标准并不太难。为了满足进入高等学校的需要,合理设置了试题难度,以确保一定程度的歧视。”

客观记忆问题将会减少

学生需要发展核心成就

武汉市许多初中校长都认为,废除考试大纲,降低死记硬背和客观试题的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意味着教师教学应该回归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和对课程标准的关注与研究,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向。

武汉市人民中学校长杨戈认为,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堂能力、思维和情感的培养,丰富教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情境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如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等。学生不能光靠记忆来掌握知识,他们必须提高思维能力。他建议初中生应该更加熟悉和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学会深入思考和反思,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独立构建知识体系和独立消化学科知识方法的能力。

武汉市第二十八中学校长陈正东表示,《意见》提出了必须严格遵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张,因此教师应该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有透彻的了解,让教学回归到学生根据课程标准应该达到的能力。“然而,考生和家长不必惊慌。近年来,武汉市高考命题基本稳定。考生只需按照老师的步骤复习和准备考试,并根据学科特点扎实地学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