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那些在独立学院入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获得加分。明年,教育部将鼓励更多的高校在自主招生时,在体育测试中给优秀运动员加分。在武汉市“新高中入学考试”草案中,体育高考分数将从30分提高到50分...记者昨天了解到,近年来,中国教育部经常在高中入学考试中“增加额外的体重”,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中国高考政策“附加”体育
11月5日,教育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近90所自主招生的大学制定并组织了体育学科测试项目,试图扭转教育评估的不科学取向。例如,清华大学得了5分,厦门大学得了3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明年,教育部将鼓励更多的高校在体育测试中给优秀运动员加分。
今年,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增加了体育测试,这使得一些平时不锻炼的学生很难适应,扭转了高中生只努力学习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坏趋势武汉第一中学副校长李军标说。
与此同时,武汉市也调整了体育高考。2020年,武汉市的体育高中入学考试将首次包括一系列考试项目。候选人可以从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即坐前屈或站跳远。在武汉市教育局发布的《新高中入学考试》草案中,体育高中入学考试分数将从30分提高到50分。“提高高中体育入学考试成绩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成长。”武汉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体育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确保每周上体育课,还有每天的体育休息活动...《楚天都市报》走访了武汉的许多中小学,发现长期以来被视为“次要科目”的体育运动正在悄悄地改变它们在学校中的地位。
记者昨天在武汉第七中学看到,校园室内体育馆的学生正忙着打排球和羽毛球。“除了确保每周上两节体育课之外,高一至高三每天还有15分钟的晨跑和1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武汉第七中学校长陈颜佳说,每天下午16: 20到17: 0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打排球、篮球或乒乓球。每年,学校都会举办排球节和排球班联赛。
记者采访发现,传统观念中体育与学习的对立正在悄然瓦解,“体育本身是最基础的教育”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家长的心态。以前,父母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在校园体育活动中受伤,导致学校不得不取消一些竞技体育课。目前,社会和父母更能容忍校园里的“小颠簸”。
校外体育兴趣班正在悄然升温。
武汉某中学体育教学研究组组长告诉记者,近年来,教育部在高考政策中频繁“提高”体育成绩,促使学校、学生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课。“现在,许多父母要求他们的孩子去‘好高中’和‘好大学’。作为一个教育部门,增加体育成绩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动起来,只要加强体育锻炼,就一定能够增强年轻人的体质。值得注意的是,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中入学考试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杨先生的儿子在新年的第一天学习。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当他看到儿子出去踢足球时,他非常矛盾。他想让儿子出去多锻炼,但是他害怕影响他的学习。“如果将来把球类运动加入高中入学考试,那么体育锻炼也能赢得分数,这样一举两得。”
接受记者采访的许多家长说,让孩子锻炼的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好身体,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毕竟,现在学习压力很大,需要良好的身体状况。此外,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如果一个人不允许他的孩子发展体育专业知识,他会觉得跟不上潮流。